监督检查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工作动态 > 监督检查
萧山区实施村干部季度工作点评制度成效初显
来源:萧山区纪委      发布时间:2014-11-26 10:32:46

  为夯实农村工作基础,加强基层作风建设,今年以来,萧山区以义桥镇为试点,创新思路,积极实践,在对村干部开展日常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基础上,探索并实施了以“提升执行力、全面抓落实”为主题的村干部季度工作点评制度,有力地推进了镇村两级工作的开展。

  一、基本做法

  1、明确目标,突出季度点评的针对性

  今年,该镇党委政府经过充分调研、反复讨论,针对主要矛盾,决定实行村干部季度工作点评制度,即在每季度末,由镇党委政府召集全镇行政村(社区)书记、主任开会,就当季各村(社区)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公开点评,表扬先进、批评后进。在探索季度点评制度的过程中,明确目标,着重解决村级班子涣散、软弱的问题,切实增强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着重解决重点工作难以开展、重点项目难以推进的问题,充分发挥村级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着重解决社会矛盾突出、干群关系紧张的问题,有效提升村级班子的作风建设和服务意识。

  2、规范程序,维护季度点评的权威性

  为有效地发挥季度点评工作的作用,该镇坚持“边实施、边总结、边改进”的原则,不断完善工作程序,逐步规范季度点评工作的开展。重点把握好三个环节:一是基础材料收集关。职能部门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加强对各村条线工作的监督检查,在季度末进行收集分析,据实提出初步意见并对各村工作进行评级后交党政办汇总。二是分管领导初审关。由分管党群和组织的领导根据职能部门提交的意见,结合日常实际工作情况,提出总体和个体的点评意见,并对行政村书记、主任工作进行评级。三是主要领导核准关。镇主要领导召集书记办公会议,根据分管领导提出的点评和评级情况,研究并确定最终结果。

  3、强化措施,确保季度点评的实效性

  季度点评工作着重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在点评内容上,既包括班子建设、一票否决、社会稳定、重点工程推进等日常性工作,也包括各项阶段性重点、热点工作,如村级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农村土地综合治理、土地项目推进、环境综合整治等。在点评方式上,对各村(社区)当季工作情况逐项、分等次进行通报,对每个村干部进行逐个的点评,优秀的予以表扬肯定,不称职的直接提出批评。在点评结果运用上,村干部在土地违法、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等涉及一票否决的工作以及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上,凡评定为不合格的,一律予以降级处理,同时,在班子建设、信访维稳和个人作风上出现重大问题的,一律评为不称职,前三季度,共有7人次村干部被评为不称职;二是与考核奖金相结合。对村干部的评级按照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分为A、B、C、D四档,其中对前三者分别按考核奖金的100%、75%、40%予以兑现,不称职的则取消全额奖金,考核奖金在点评会上当场兑现;三是与班子回头看相结合。每次季度点评后,对于该村当季评级不合格的工作,在下季度点评会上还要进行“回头看”,连续两季不合格的,则对村干部评级予以降级,对当季被评为不称职或连续两次以上基本称职的村干部,由镇主要领导进行谈话,对一年内有两次以上不合格的,由纪委进行诫勉谈话。

  二、主要成效

  1、基层组织得到进一步加强

  季度点评将班子建设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村主要领导的示范带动和领导协调作用,使农村基层组织得到进一步加强。同时,通过评级与奖金考核挂钩,调动了村干部工作积极性,激发了村级班子的“潜能”。如湘南村在季度点评前,由于村干部之间存在矛盾而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在第一季度点评后,村干部统一了思想,集中了精力,克服畏难情绪,利用40天时间,顺利解决了久拖七年的“老大难”问题—七家舍腾房拆迁工作。此外,復兴村在前两季度点评之后,村级班子内部关系逐渐和谐融洽,工作得到顺利开展,区级重点信访问题也得到有效解决。

  2、重点工作得到进一步推动

  季度工作点评实施三个季度以来,该镇各项重点工作得到顺利推进,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村级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是该镇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对该项工作的进展情况,镇党委政府在每次季度点评会议上给予点评。通过5个月的努力,顺利完成了20个村的股改任务,率先在南片地区实现了村级集体资产股份制的全覆盖。“二中合一”工程、渔浦大桥连接线绿化工程等实事重点工程在相关村的积极配合下,得到顺利推进。

  3、镇村互动得到进一步深化

  在开展季度工作点评过程中,增进了镇村两级的交流与沟通,使镇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也得到了加强。一方面,村级工作在点评的“严要求”下,村(社区)在如何改进工作、提升自身素质上有了迫切的需求,以前村干部被动开会、消极工作的情况少了,现在主动上门、商量工作的情况多了;另一方面,职能部门在点评的“高标准”下,对各条线工作的安排布置推进需要更加全面、及时、有力,镇干部下村的多了,了解的情况也更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