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于医生收受药品回扣的新闻屡现媒体报端,发生在医疗卫生系统的腐败案件也大多与医药回扣有关。为防止医务人员被医药代表“拉下水”,医疗机构频频出招,“谢绝医药代表”的告示在各家医院也较为常见。然而,隐蔽的推销方式、更隐蔽的笼络手段也随之而来。
“与其暗中来往,不如摆上台面”。带着这个理念,2017年下半年,拱墅区纪委、监委派驻区卫计局纪检监察组多次下基层调研、多次向市卫计委有关负责人请教请示,多次召开廉洁医商工作座谈会。同时,多次查阅研究中央两办关于“鼓励医药创新”和“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最新文件精神,梳理出医药代表定位和管理的相关意见。遂向驻在局领导提出医药代表规范接待的制度建议,得到区卫计局党委的高度重视。
部署规范接待工作,深化“亲”“清”关系生动实践
半个多月前,拱墅区卫计局通过各种渠道召集90多名活动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医药代表,参加“拱墅区构建廉洁医商关系暨规范接待医药代表工作部署会”。会议宣贯了医药代表规范接待工作方案,医生代表签订了《廉洁行医承诺书》,到会医药代表签署了《医药代表规范从业倡议书》。派驻区卫计局纪检监察组为大家分析了医药购销领域反腐工作的高压态势,阐述了推进医商关系既“亲”又“清”的深刻意义,部署了落实党风廉政主体责任的具体举措。要求在座各单位“认清反腐形势、聚焦源头治理、凝聚廉洁共识”,共同打造风清气正的医商关系,共同树立药企与医院良好的品牌形象。
廉洁行医承诺书
廉洁行医承诺上墙
“三定一登记” “一监控二公示”,扎紧制度笼子
据这项制度的主要设计者--拱墅区纪委、监委驻区卫计局纪检监察组张亮组长介绍:规范医药代表接待制度旨在为医药产品的推广和学术交流提供一个正常渠道,同时,这种交流将纳入公开透明的全员全程监督范围,最大限度降低医药购销领域的商业贿赂风险。
明确来访接待“三定一登记”工作,即规定医药代表来访接待的时间、固定专门接待的人员、设定专门接待的场所,做好来访接待的详细记录;做到“一监控二公示”要求,即接待室开启视频监控接待过程,医药代表信息在门诊办公室公示,《医务人员廉洁从业承诺书》以科室为单位签署后在院内公示,医药代表来访时佩戴专用工作证,共同接受社会监督。各单位的接待时间一般每月不少于2次,每次负责接待的人员不少于2人。接待小组成员主要由每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院长、药剂科科长、门诊部主任及社区医院的廉情监督员构成,从时间上、人员配备上,尽可能确保来访接待的质量。医药代表如需开展学术推广活动的,要提交活动计划,与相关单位商定后,向派驻纪检组报备。
区卫计局还要求局属各单位“认真接待不敷衍,沟通交流守底线”,将规范接待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同时,授权各单位对‘私闯医生诊室’‘ 私下接触医生’的行为可采取药品限量、限期停药,或报有关部门列入不良记录等措施。对医疗机构或医生出现违规违纪行为的,将依纪依规严肃查处。
截止今年1月15日,局属各单位已接待医药代表38批次,接到学术推广活动计划书1份,各方反响良好。
医药廉洁营销座谈会
医药代表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