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检查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工作动态 > 监督检查
江干:做实精准防控 一体推进“三不”
来源:杭州廉政网      发布时间:2020-01-03 19:03:01

“请问鉴于经验教训,我们在办理保障性住房、直管公房等业务时,应该如何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避免出现疏漏?如何才能避免审核不规范的情况?”

“我们想大致从三个方面来规范:一是从制度建设层面入手,细化明确受理初审、复审、终审各个环节的职责,做到权责清晰,责任到点;二是从加强动态监管层面入手……”

尽管夜幕早已降临,时钟悄悄指向9点,杭州市江干区住建局会议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廉政风险防控专家评审会仍在热烈地进行着。

这是今年以来江干区全面开展廉政风险排查防控的一个场景。

“反腐败治标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我们着眼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一体推进,着力在治本上下工夫,更加注重预防腐败。通过开展廉政风险排查防控体系建设,推动全区各级党组织管党治党的意识更加自觉,公权力运行更加规范,公职人员腐败行为得到有效防控。”区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赵欣浩说。

找准廉政风险是前提和基础,否则“防”就成了无本之源、无根之木。江干区通过重新梳理制定履职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从单位、内设机构(含下属单位)、公职人员岗位三个层面入手,从议事决策、权力运行、制度机制、工作流程、岗位履职、纪律作风等六个方面,全面深入排查廉政风险,形成廉政风险清单。在找准个性问题,摸清重点环节上狠下工夫,采用相互点、专家议、群众点评的方式,抓好关键环节排查,补充完善廉政风险清单,确保排查不走过场。同时,根据权力重要程度、自由裁量权的大小、腐败现象发生的概率和危害程度等因素,按照高、中、低三个类别评定廉政风险类别,进行精准管理。比如,区住建局制定廉政风险清单158张,排查出廉政风险点217处,其中,高风险45处,中风险60处,低风险112处。

而江干区医疗卫生系统针对财务薪酬、人事聘用、工程招标、医药采购、信息安全等权力事项,列出风险清单12张,细化风险点267个;所有职工根据岗位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分别签订红、黄、白三色廉政责任状。采荷街排查梳理风险点5大类70余条,并定期发布《采荷街道廉政风险点提示清单》。

“科学制定防控措施是关键。我们根据风险等级,通过岗位定措施、内设机构定流程、单位定制度,点面结合,分类完善防控措施,分层落实防控责任,实现‘制度、责任、人员’防控三同步,把预警防范、动态处置、有效防控贯穿始终。”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说。

“办案民警在办案过程中有没有向你索要钱物?是否存在违规情况?”不久前,采荷派出所督导员马友生向被取保候审传讯的犯罪嫌疑人褚某送上了《江干区公安分局致执法办案当事人(家属)的一封信》。

这是江干区公安分局开展廉政风险排查过程中,发现基层办案民警在办案过程中存在廉政风险,进而通过督导员及时跟进查访了解情况,及时堵塞漏洞的重要举措。

强化执法环节的监督,这在江干不是个例。如今,城管系统等具有行政执法权的单位都有一张《廉政监督表》,在每个行政处罚案件办理结束后,向处罚对象了解执法人员是否存在“吃、拿、卡、要”等违纪违法情况。“有了这张监督卡,当事人就是主动给我们送东西,我们也不敢拿,更不要说吃拿卡要了。”区城管局一线执法人员张某说。

“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排查成果的运用,及时开展分析、研判和评估,有什么风险就防什么风险、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做到及时纠偏处置、纠建并举、动态防控、协同推进。”赵欣浩介绍。今年以来,全区排查廉政风险点6039个,已制定防控措施2791条。通过“查、防、控、评”动态管理,形成有效管用的防控体系,廉政风险防控效果初步显现。截至目前,区纪委监委受理检举控告类信访166件次,同比下降17%;立案90件,分别同比下降15%。

据了解,江干区还将通过“三看”,即看廉政风险有无遗漏项,看廉政风险防控措施是否到位,看廉政风险防控效果是否显现,对廉政风险排查防控进行全面评估。以切实有效的举措,进一步加强“查、防、控、评”动态管理,确保廉政风险抓在经常、形成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