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综合分析近三年213件违纪违法案件和10768件信访举报件,我们发现 34%的案件与党员干部不正确行使基层公权力密切相关。”建德市纪委常委钱海山说,监察体制改革后,监督对象的大幅增加倒逼他们思考如何在管住大多数、及时发现问题上下功夫。
在这样的背景下,建德市“大数据监督平台”应运而生。2019年12月,建德市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共同成立大数据监督实验室。
“我们利用中科院计算所研发的5套分析方法、295个规则模型、313个专利算法,针对优亲厚友、滥用职权、虚报冒领等10种腐败问题开展智慧监督。这些比对模型就像一张红外线探测网,只要触碰到任何一点都会引发报警。”钱海山说。
“以前办案的线索主要来源于信访举报,并且处置过程中还需要公安、银行等职能单位协助一一核实,一个案子往往要好几个月。现在,大数据监督进一步拓宽了问题线索来源,提高了发现‘隐形’问题的能力,缩短了问题核查时间,提高了办案质效。”建德市纪委市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夏成毅说。
去年,建德市大数据平台监察到的一个投标单位分析结果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注意。通过招投标模型分析显示,浙江鑫冉建设有限公司是建德市所有投标企业中中标次数最多的企业,高达253次,项目资金超9.2亿元,其中,2015年浙江鑫冉建设有限公司就中标次数高达30次,占了当年全市所有标的数量的14%。
如此反常的数据背后,很可能存在违法问题。最终,经有关部门查实,浙江鑫冉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雄图犯有串通投标罪、行贿罪以及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等,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通过大数据监督平台,我们可以根据模型分析,将一个个看起来关联性不强的人、事、物信息碎片,‘缝补’成一个缜密的案件信息网。”夏成毅说,大数据监管有利于发现数据背后的隐蔽腐败,提高办案的质效和精准性。
为盯紧公权力运行各个环节,建德市依托大数据监管平台建设了“清廉乡村智慧管家”系统,从农民建房到各种困难补助发放再到村级工程项目等,全部实现了在线公示、在线反映、在线处理,接受村民家门口的监督。
建德市莲花镇戴家村党委书记宋志红说,通过“清廉乡村智慧管家”系统,村里临时用工事项全部透明公开,杜绝了过去优亲厚友用工、虚假用工、不干活用工等问题,村民通过在线监督,还能对临时工的工作质量进行打分评价,避免临时工磨洋工等现象。
据了解,通过将25个部门的1.5亿条数据信息纳入监管,并将这些数据比对分析,建德市累计发现各类问题线索7000余条,追缴涉农资金110余万元,在线解决群众诉求8000余条;有效斩断了基层违纪违法的“隐形衣”和腐败分子的“利益链,实现了基层治理的新跃升。
夏成毅介绍,结合各乡镇(街道)的违法犯罪、违纪违规、作风建设、问责数据等,他们还给乡镇政治生态“精准画像”,对问题风险突出的乡镇,市纪委监委定期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活动,实施岗位廉政风险“除险加固”工程,预防基层腐败。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线上预警发力、线下跟进核查,线上查找漏洞、线下完善制度等方式,形成整治闭环,不断完善大数据监管下的公权力监督预警处置体系。”建德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周萍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