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书记,你看看,怎么会有两米厚的桥面?”近日,杭州市临安区清凉峰镇纪委书记汪向阳刚到办公室,昱岭关村老党员王友平就急忙跟了进来,“啪”地一声把纸拍在桌上,“一定是村干部做假账,把钱贪污了!”
“老王,不要着急,先喝杯茶,有什么事慢慢说。”汪向阳泡好茶,拿起桌上的纸,详细询问具体的情况。原来,王友平这次找到汪向阳主要反映村里造桥的事情,桌上的纸就是关于这座桥的结账清单复印件。
看到结账单上清清楚楚写着桥面厚度200厘米,汪向阳顿时皱起了眉头。有过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他,直觉这不符合常理。为了搞清真相,汪向阳当即从镇三资办调来所有工程资料。经过仔细核对,资金核算没有问题。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汪向阳随即电话联系了村干部和具体经手人。一通电话下来,终于搞清了事情真相:原来是村干部做账不够仔细,把桥面误写成了200厘米,实际桥面只有20厘米。
因为该桥梁工程正在审计当中,汪向阳就把了解到的情况告知了一直等在办公室的王友平,建议他再等等,看看最后的审计结果。但老王不肯:“肯定有问题的,你们不查,我就到上级纪委去反映!”。
“那我们明天一起去实地测量一下,看看到底有没有问题,怎么样?”汪向阳理解老王的心情,当即决定邀请审计人员、村干部、施工方和信访人一起去实地测量。老王对这个决定表示认可。
第二天,经过一天的测量计算,该桥梁的造价和实际支出只相差了200元左右。这下,老王终于信服:“一个工程算下来只有200元的账面没对牢,确实是正常的,我对镇纪委的调查很满意!”事后,汪向阳对负责记账的村干部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并将结果在村里的联席会议上进行了公布,这一信访件也画上了休止符。
“群众到镇里来反映问题,如果十天半个月都没有动静,肯定不会再信任你,以后有事就会越过镇里直接向上级纪委反映了。”汪向阳自去年7月提拔担任镇纪委书记,至今他还清楚地记得赴任之初区纪委监委负责人交给他的“特殊任务”:“昌化地区5个镇的信访件,一半出在清凉峰,一定要处理好啊。”
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这么一思量,汪向阳每天一到办公室就打开大门。“敞开门,表达一种态度,就是我在,欢迎你来。”汪向阳觉得,要取得群众信任,不仅要打开大门,还要答复得快、处理得好。当场能答复的,汪向阳绝不让群众带着问题回去;需要一定时间调查了解的,也会给群众一个明确的答复时间。
和老王一样,越来越多的群众对镇纪委竖起了大拇指。随着满意度提升,越级重复访慢慢减少了。今年以来,清凉峰镇没有发生一起重复越级信访,也没有出现疑难重点信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