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一项目一档案”“一项目一专人”制度,国有房产网上公开招租……近期,在杭州市下城区纪委监委的推动下,下城区不少街道和单位正在落实日常共性监督项目和自选监督项目。
今年4月,下城区制定出台日常监督项目化管理实施方案,以“2+1”年度监督项目化管理、模块式推进,由街道纪工委、派驻机构选定监督项目,并实施监督。 “所谓的‘2+1’,即合同管理与房产管理2个共性监督项目和各街道纪工委、派驻(出)机构根据实际确定的1个自选监督项目,实施监督项目化管理。”下城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介绍。
此前,杭州市下城区纪委监委梳理发现,作为杭州的主城区,下城区各街道所下辖的普遍是成熟的老社区,廉政风险往往多发于一些历史遗留和日常管理问题,仅在2019年公职人员违反党纪党规案件处理中,涉及房产和合同问题的占比为25%。
为防范房产管理方面廉政风险,各街道纪工委、派驻(出)机构日常监督需要重点关注历史遗留问题处置,房产账实不符、租金低于评估价、未经批准出租房产等。而在合同方面,则需要关注合同文书时间不准确、续约不及时、落款信息不完整等细节。为保证监督更具操作性,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分别编制了“房产管理项目监督分析对照表”和“合同管理项目监督分析对照表”,以清单条目的形式明确对房产管理和合同管理实施监督10项必查内容,供每月定期开展监督检查时“按图索骥”。
自选动作则更为多样:武林街道为“社区停车收费管理”,石桥街道为“困难家庭监督”,长庆街道为“发票报销管理”,法院为“司法规范化水平提升年活动暨执行不力问题”,检察院为“不起诉案件评审”……个性监督项目同样制定了条目式清单,以便监督过程有标可依,监督结果有量可比。
自4月实施以来,通过采取自查、提级查、交叉查等多种方式开展监督123次,合计发现问题71个,其中涉及房产问题16个、合同问题19个、自选项目问题36个;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和监督意见书12份,问责7人,推动建章立制4个,项目化监督成效已经初步显现。
“通过加强监督、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建议,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下城区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沈国祥介绍,合同管理上,下城区推动相关街道建立“一项目一档案”“一项目一专人”制度并下发了归档目录清单,朝晖街道、区城投集团等开发上线了“合同管理系统”,实现过程留痕、全程可督。房产管理上,督促相关部门建立动态巡察、分片包干机制,责任落实到人;推动财政部门对全区房产再次进行清查核实,摸清底数、建好清单;在督促区国有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试行国有房产网上公开招租的基础上,督促区审管办开发上线了“区产权交易服务云平台”,并将逐步纳入经合社集体资产,使国有房产出租更加透明、高效。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化完善日常监督项目化机制,通过定期评估监督成效,加强问题分析和业务指导,并借力数字赋能,抓实‘点上整改’、促进‘面上规范’,推动实现从‘问题清单’到‘满意清单’的转变,使日常监督更为精准、更具实效。”沈国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