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对19个镇街村社换届初审人员名单共2409人进行审核,并尽快反馈。”
“请对村社换届补充名单中49人进行审核,并将结果反馈。”
……
随着余杭区村(社区)组织换届工作全面启动的临近,前期村社换届人员的初步筛选审核工作也逐渐展开。作为联审单位之一,余杭区纪委区监委近日收到的联审任务接踵而至。
看着手中2000多人的名单,案件监督管理室副主任张枫熟练地在电脑上登录了余杭区纪检监察数据综合管理平台,点开批量比对界面,将包含有人员姓名、身份证号码的《外部数据比对表》导入系统,点击“开始比对”。十秒钟后,这些人中具有党员、监察对象身份的人员名单便出现在了页面上。如果是在以前,完成这样的一份上千人的比对任务,除了时间要大大翻倍,还会存在人员被遗漏的风险。
村(社区)组织换届是基层党组织提升战斗力、群众自治组织提高治理能力的重要契机,也是推动“清廉村居”建设的重要环节。“我们作为村社换届的联审单位之一,要严把村社干部入口关,做好‘政治体检、素质扫描’。纪检监察数据综合管理平台的运用,有助于将‘体检’范围做得更广、‘扫描’强度做得更高,把党风廉政情况回复工作做得既快又好。”余杭区纪委区监委案管室主任张岚介绍说。
通过在平台中进行比对,对被联审人员的信息进行确认和补充,一方面能够确认身份、完善信息,在审核中出现人员混淆时,减少向镇街核实的过程,提高审核的效率;另一方面能够补充廉情信息,根据比对结果,从平台中快速获取人员的问责详情,与问题线索、党纪处分等情况互补,确保审核结果的准确、全面。
据了解,在村社换届联审中使用的纪检监察数据综合管理平台,是余杭区纪委运用信息化手段助力监督审查调查工作的创新内容之一。
2018年底,余杭区纪检监察数据综合管理平台完成架构搭建及模块开发,开始在部分镇街纪工委及派驻纪检监察组中投入试运行。通过一年的运行、调试、优化,完善了平台数据统计报表,细化了人员信息内容,添加了人员共享移交功能。2020年上半年,余杭区纪检监察数据综合管理平台2.0升级版正式在全区各镇街、派驻机构和部分区直单位启用。
经过半年的基础数据录入整理,截至目前,平台内已采集余杭区范围内党员、监察对象及其他需要纳入管理的人员信息100000余条,每条信息包含人员身份证号、政治面貌、是否监察对象等10余项基本情况,基本做到党员、监察对象底数清、数据准。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要让平台在线索排查、监督检查的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基础信息的录入只是第一步,数据的动态化管理才是保证查询数据准确无误的重中之重。
“我们在平台内设置了岗位变动、出国境审批、谈话提醒、问责情况、重大事项报备、廉情档案等信息录入端口,如果党员或监察对象有相关信息产生,主管单位工作人员可以随时进行更新调整。”张岚介绍说。
为加强平台管理,确保数据精准、查询便捷、统计高效、信息安全,区纪委区监委还同步出台了《余杭区纪检监察数据综合管理平台工作办法》,对平台管理运用的职责分工、时限要求等作出明确规定,并于每季度对平台数据维护工作进行定期检查,以制度约束推动镇街纪工委、派驻纪检监察组重视平台数据管理工作。除此以外,如数据超期未更新时,平台还会通过“显示异常”进行提醒,激发主动能动性“拉”动各镇街、派驻纪检组自觉更新数据。
目前,余杭区纪委已向镇街纪工委、派驻纪检组等相关纪检部门开放账号65个。今年以来,已批量比对14家单位253000余条信息,发现问题线索138件,86名党员干部受到党纪政务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