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叫我搬石头的工数有没有记上,可别给我漏下了。”日前,杭州市临安区於潜镇昔口村村民朱金斗来到村委询问。
“这是公示的误工明细表,上面都有记录的,你这条在这里。”昔口村监察联络站站长占珊红在公示栏里找到了这笔误工补贴:7月6日,朱金斗搬运石块误工补贴1工。看到自己的工数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朱金斗终于放心了。
而在过去,由于派工的村干部平时疏于记录,时间一长,不仅村干部记不清派了多少工,就连村民自己也想不起干了多少活。等到年底结账时,村民和村干部常常因为派工天数不对产生矛盾。“每到年底,最头痛的就是这笔‘滥污帐’。为这个事,我当村干部的头几年真是难过‘年关’。”昔口村党支部书记查玉英回忆道。
2018年,临安区270名村级监察联络员上岗履职。时任昔口村监察联络员的占珊红把整治误工补贴不规范问题作为上任后的头件大事来抓。针对误工补贴存在的“多个人记录、事后补记、随意记录、套取补贴”等问题,提出了“日清月结”的做法,及时规范误工补贴发放 。
根据该制度,派工的村干部每天及时记录误工人员姓名、地点、工作内容和工数,并签字公示接受村民监督。月底形成清单经村委会、村监会负责人签字审批后汇总,统一交到於潜镇三资管理中心,真正做到干一个工,领一个工的钱。
刚开始实行时,占珊红担心村干部忘记,每天都在微信群里提醒,每天抽查误工明细表,渐渐地村干部养成了每天记录的习惯。但一段时间下来,仍然有村民来村委询问误工补贴发放情况,担心村干部多记或少记误工工数。针对这些问题,占珊红把误工明细表张贴在村办事大厅接受村民监督。
“现在,一年的误工补贴都登记在表格上,随时可以翻看,既方便村民查询,也能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占珊红介绍,自从“日清月结”制度实施以来,不仅赢得了村民的信任,还为村里节省了开支,让村集体资金花在刀刃上。数据显示,以往昔口村工程项目并不多,每年误工费大约16万元左右。去年因为临金高速项目涉及该村,村里误工人数大大增加,但全年的误工支出却不到12万元。
如今,“日清月结”制度已在该区全面推广。“该制度实行以来,群众针对村级资金乱支出的信访量明显减少,村社干部的威信也明显提高。”临安区纪委区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正着手推动将村级资金搬上“云端”结算,利用农村小微权力智慧监管平台对误工补贴、财务报销、工程项目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留痕公开,进一步压缩村干部权力寻租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