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调查,发现你单位存在未按规定报批薪酬制度、未执行公款竞争性存放等问题。现根据有关规定提出如下建议……”近日,杭州市余杭区纪委区监委向区融媒体中心下发了一份纪律检查建议书。
收到建议书后,区融媒体中心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制定方案,对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梳理整改。截止目前,该单位修改完善后的薪酬制度已报区人力社保局登记备案;公款按照竞争性存放制度存入了相应账户。与此同时,多名相关责任人也受到了相应的问责处理。
“发出一份建议、解决一些问题、完善一批制度”,是余杭区纪委区监委发放纪检监察建议书的初衷和目的。然而,在以往的操作过程中,基层干部因不了解适用情形、没有统一规范格式等问题导致不愿使用、不会使用建议书的现象时有发生。
针对这一问题,近期,该区纪委区监委制定出台了《余杭区纪律检查建议、监察建议工作机制(试行)》,对适用情形、工作程序等方面内容进行规范,并统一了文书模板,减轻基层在使用过程中的负担,让“建议”切实成为监督“利器”。
同时,区纪委区监委还总结以往的经验做法,对制发流程、建议内容等进行了明确,确保提出的建议有的放矢、一针见血。如在连续发生了多起渣土领域的贪腐案件后,区纪委区监委牵头区住建局、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多家行业主管部门,会同属地镇街,以案件为切入点查找体制机制漏洞,在充分会商的基础上提出纪检监察建议,推动村社工程招投标程序得到进一步规范,并以此为契机探索建立AI监察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前置监督、实时监督以及智能化监督。
为避免纪检监察建议书“发过即止”,该区还“双管齐下”把好“整改”关。一方面,将纪检监察建议书整改落实情况纳入镇街和区直单位当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形成“抄告—督查—整改—反馈”问题整改全闭合环路,避免收到建议书的单位思想不重视、执行不认真甚至打折扣搞变通。另一方面,明确由制发单位负责对相关部门整改落实或建议反馈情况的跟踪督查,并由党风室定期汇总梳理,压紧压实同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责任,真正让每份纪检监察建议书“落地有声”。
“通过建章立制把好‘指导’关,规范流程把好‘制发’关,‘双管齐下’把好‘整改’关,用纪检监察建议这一有力武器,促进相关单位加强自身建设、完善体制机制,不断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余杭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