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项目实施是否规范?项目资金使用是否合理?选派干部作风是否扎实?聚焦一系列问题,杭州市江干区纪委区监委由党风政风监督室牵头,成立专项督查组,以“线上+线下”“本区+实地”的方式,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专项监督检查,推动保障扶贫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两地围绕‘恩施所需、江干所能’,提出了‘做出亮点、打造标杆’目标,建立了深厚而紧密的协作关系,有力推动了恩施市如期高质量脱贫‘摘帽’。”不久前,江干区纪委区监委专项督查一组赴湖北省恩施市,开展实地监督。湖北省恩施市扶贫办负责人在专项监督座谈会上针对江干区以监督推动帮扶的做法表示了感谢,双方还就如何抓好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使用、项目关键环节监督监管进行了细致地讨论。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一线。督查组坚持精准监督,会同当地纪委监委深入乡(镇)、村实地走访扶贫援建项目,走进工厂车间、农户家中深入了解项目实施和项目运作情况、经济效益和带动脱贫情况以及因疫因灾影响等情况。
在恩施市,督查组随机抽查了龙凤镇抹茶生产配套种植基地项目;在湖北,督查组走访了三穗县浙商扶贫产业基地建设项目。现场查看项目进展情况,并调取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全过程资料,询问了解立项、招投标、资金拨付等流程规范运作情况。通过对比检查、综合研判,着重检查扶贫协作项目推进过程中是否存在违纪违规问题,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等。
身处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一线,选派干部是两地的“连心桥”,也是扶贫“急先锋”。他们的作风状况直接关系扶贫成效。“平时,我们通过电话定期开展‘双向’了解,一方面向当地纪委监委了解,另一方面向选派干部了解思想、工作情况。”江干区纪委区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相关负责人说, “除了通过电话保持联系,我们赴实地督导时,还与挂职干部逐一谈话,切实做好提醒教育。”
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到哪里,监督执纪问责就要跟进到哪里。江干区纪委区监委除了远程监督、实地监督,注重辖区相关部门、单位履行扶贫协作政治责任、主体责任、监管责任落实情况,以扶贫专项监督联席会议的方式,发挥巡察监督、派驻监督、监察监督作用,强化督促推动,确保资金规范使用、干部选派和项目安排到位,交出一份高质量的帮扶成绩单。比如相关单位针对结对帮扶不够精准,措施不具体、针对性不强等问题,要求列出详细清单,限期开展整改。
截止9月底,江干区已由区财政拨付扶贫专项资金1.02亿元,动员社会各界向协作地区捐款捐物3110.5万元;引导企业完成实际投资额5.734亿元,带动贫困人口就业461人,实现消费扶贫金额1.6亿元;开展贫困人口就业培训713人,帮扶黔东南州和恩施州贫困人口到杭州就业404人。同时,首创“名誉村长”精准帮扶机制,在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携手奔小康”行动培训班上做典型交流发言。
“我们将立足纪检监察机关职能定位,继续与当地纪委监委密切协作,监督服务保障扶贫协作各项政策举措落地增效。”江干区纪委区监委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