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上午9点,作为杭州市余杭区首个全加装电梯小区,南苑街道河畔新村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迎来了新进展,32台电梯全部完成交付并投入使用,这标志着384户居民的“电梯新时代”正式开启。
据了解,河畔新村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是典型的“老破小”小区,基础设施薄弱、外立面破损等问题日益突出。2020年,余杭区将河畔新村改造项目列入“靓城行动”老旧住宅综合改造提升工程,加装电梯是主要项目之一。
老旧小区改造并非易事,从表面上看是基础建设项目,实质是社会治理工程,需要在尊重群众意愿、倾听不同声音的基础上精准施策推动。让人欣喜的是,这个庞大的工程进展到现在,街道并没有收到过一起信访举报,老百姓对整个项目也是一致好评。
“这次改造涉及招投标、工程建设等多个敏感领域,项目本身又和老百姓息息相关,一旦触及廉政风险会对基层治理产生大影响。”据南苑街道纪工委书记卫国金介绍,为保障工程廉洁高效顺利推进,街道纪工委将监督关口前移,在项目实施前,就以监察工作联络站建设为契机,统筹人员力量,指导新城社区成立了一支由监察工作联络站成员、社区廉情观察员、热心居民等组成的清廉监督团,围绕改造过程中群众关切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开展嵌入式、融入式、下沉式项目监督。
赵志凤是“清廉监督团”的成员,自项目启动以来,赵阿姨每周都要和其他6名监督团成员,对项目实施进行监督。
春节前,电梯投入试运行,赵阿姨在走访中了解到,新电梯采用了谁付费谁使用的原则。当住户从一楼乘坐电梯时,需要采用人脸识别或电梯卡才能进入,但下楼时却不受任何限制。“既然收费,那么上楼下楼都要一视同仁,这样才能公平公正。”在清廉监督团的督查推动下,社区召集西奥电梯公司人员、小区物业管理人员和部分居民进行了一次商谈,最终对“电梯控制系统”进行升级,所有住户无论上楼下楼,都须凭梯控卡乘坐电梯。
在监督好施工质量的同时,预防微腐败也是清廉监督团的重要责任。在此次老旧小区改造的保笼拆除过程中,居民对保笼回收的反响较大,有的居民甚至认为社区干部能从中拿了好处。对此清廉监督团把关口前移,督促社区针对保笼质量、材质、规格等不同情况,制订保笼拆除补偿方案。在保笼拆除过程中,社区还结合监察联络日,针对丈量面积差异、残值补贴高低等疑虑,逐一做好解释,并将补偿金额公示到位,接受群众监督。
与此同时,新城社区还将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监督作为主题,定期开展监察联络日活动,并邀请街道相关业务部门、施工单位共同参与,确保民情民意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有效解决。
“老旧小区的改造,不仅关系到社区品质提升,更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希望借助这次河畔新村改造政策的东风,进一步织密监督体系,全力助推清廉村居建设,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南苑街道纪工委书记卫国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