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会议多、材料多、台账多,看起来好像很忙,其实走进老百姓家中了解困难、解决问题少了。”正在走访独居老人的杭州市桐庐县桐君街道浮桥埠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徐文干开心地说,“县里开展的‘七多’整治、精简会议等一系列基层减负行动,让我们基层干部有更多的时间走近群众,我们农村干部身上的‘土’味浓了,与群众的‘情谊’也更足了。”
近年来,杭州市桐庐县聚焦基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形势、新动态,深入开展村社“七多”问题专项整治,持续纠治村社职责事项多、工作台账多、政务APP多、机构牌子多、上墙制度多、考核督查多、创建评比多等“七多”突出问题,切实破解形式主义增加基层负担的顽瘴痼疾。
为摸清村社“七多”问题状况底数,该县纪委监委会同县委改革办、县民政局等职能单位,组成3个专题调研组,分赴14个乡镇(街道)和204个村社开展“蹲点式”调研。调研组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个别谈话、发放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共征集到相关问题和意见建议360余条。经集体分析研判和分类汇总,最终确定村社“七多”事项189个,其中,机构牌子28个、工作台账27项、政务APP35个,考核督查等其他四类事项99个。
该县将排摸上来的“七多”问题以表单形式分别反馈26家主管部门,并要求按“能清理的不保留、能整合的不单列”原则开展自查,并形成清理目录、整合目录和建议保留目录。最后,由该县纪委监委、县委改革办、县民政局会同职责事项所属单位逐项甄别,确保应清尽清。
“通过全方位‘大扫除’,对收集到的189项村社‘七多’事项进行研判,最终精简83项工作,其中取消79项、整合4项,确保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件件都能得到精准有效落实。”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前社区网格员每天要用不少时间开展违法建筑、占道经营等排查工作,因为缺乏专业知识,遇到问题还要咨询城管等部门,时间一消耗,真正为百姓服务的时间就少了。而如今,通过村社“七多”问题整治,这些事项现在均已回归相关职能部门,基层干部也终于有时间真正把精力放在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上。
据了解,为了巩固村社“七多”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成效,桐庐还对进入村(社区)的事项实行了准入审批制度。如果有事项要申请进入村(社区),首先由职能部门审批,再由县民政部门初审,然后提交由县基层办牵头的工作例会审定,批准后才能将工作安排给村(社区)。通过严格把关准入事项,杜绝机关部门违规向下转嫁工作职能,防止问题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