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杭州市余杭区纪委监委“大余智水”数字驾驶舱内,一个跳动的红色小水滴引起了专班工作人员的注意,这表示正在施工的水利工程产生了预警,可能存在违纪违法情况。经该区纪委监委调查核实,发现瓶窑镇某水利项目超概算、提前支付工程款等问题,3名相关责任人被问责。
赋能:以算力助人力
水利工程是民生工程、发展工程、安全工程,既利当下,又惠长远,但因其市场体量小、专业门槛高、隐蔽环节多等因素,容易滋生“靠水吃水”的腐败行为。
余杭区水网密布,水利工程重点项目多、投资大,今年发布的“碧水安澜工程”就是聚焦水利领域,是加快建设杭州城市新中心的“十大工程”之一。其中的东苕溪西险大塘加固工程,是国家级重点水利工程,浙江省级水网先导区第一个开工的重大水利项目,示范意义重大。“项目建设权力运行广、涉及金额大、环节流程多,纪检监察机关要立足职责,有效防止腐败问题滋生。”余杭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精准监督必须依托新手段。在全市统筹推进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实践探索的大背景下,余杭区纪委监委创设了水利工程监督应用场景——“大余智水”,通过全流程解构、全方位建模、全覆盖取数,深入剖析水利工程公权力行使中的廉政风险。
“以往监督主要采取现场检查、翻阅台账等传统方式发现问题,存在一定滞后性。采用大数据监督后,以算力助人力,变事后为全程,更加有利于早发现早处置早防范。”余杭区相关负责人说,数据赋能着力推动问题隐患的早发现早处置早防范。
时效:监管制度重塑,流程再造
数字化改革打破了传统手段无法跨越的时空、部门、层级等界限,用新的工具手段方法提升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大余智水”归集了“透明工程”业务数据和廉政档案、财政、发改、人社、工商等第三方1000余万条数据。在“大余智水”显示屏的地图上,通过动态水流的形式,形象直观地展示了余杭区南苕溪、中苕溪、北苕溪、东苕溪和运河余杭段两大水系的基本情况。地图上红、黄、绿三色小水滴定位于工程实际位置,分别表示该工程存在红色预警、黄色预警和进展正常。
显示屏上持续更新闪烁的数据,反映了场景对水利工程招评标、采购、造价、支付等关键环节开展全过程监督取得的成效。截至目前,场景已发现水利领域违规违纪违法问题5起,处理相关责任人员13人,红色预警查实率94.7%,初步实现了“由事到人”的精准监督。同时,通过业务梳理、监督预警,倒逼相关部门补齐立项设计、招标投标等16项制度空白,推动了水利工程领域监管制度重塑、流程再造。
“‘大余智水’水利工程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是我市推进公权力大数据监督的一个缩影。”杭州市纪委数字化改革工作专班有关人员介绍,今年来,杭州市纪委监委聚焦涉企奖补、国企房产、医疗医保、工程建设等10个重点领域24个子场景开展公权力大数据监督试点探索,集成打造“清廉杭州”数智监督平台,有效推动相关领域监督能级跃迁式提升。截至11月29日,大数据碰撞产生预警了万余条,查实率达 84.8%。
“党的二十大在新征程上作出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的重要部署,我们将着力发挥大数据监督优势,不断推进数字化改革迭代升级,在‘三不腐’一体推进中取得更多实效。”杭州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