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笔补贴帮了我大忙!最近订单多,年终奖都发了不少呢!”前不久,杭州市滨江区纪委监委在开展企业回访时,某小微企业财务经理小刘激动地上前打招呼。
原来,小刘大学毕业两年后,和朋友一起创业开了家电商公司,可恰逢疫情到来,快递业、生产端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原本资金就不多的小刘遇上了困难。去年10月,滨江区纪委监委在开展企业日常走访时了解到小刘的诉求。
“经信部门有没有向你们宣传过电商企业相关政策?创业补贴申请了吗,他们是怎么给你答复的?”
经过一番交谈,工作人员了解到小刘符合一些助企补贴的申请要求,但由于对政策不够了解,他们迟迟没有申请。在此后的走访中,滨江区纪委监委发现小刘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个例。不少企业负责人表示,虽然知道有助企政策、创业支持,但却很难吃透领会政策,眼看着补贴“近在眼前”,却感觉“远在天边”。
为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推动政策补贴落实落地,该区纪委监委紧盯政策部署实施,督促相关部门整合梳理当前纾困政策工具并做好解读,推动科技、财政、经信等部门组建“政策解读先行队”,助力政策讲解到企到人,先人一步,加速政策传导落地。很快,小刘的公司以及不少企业都成功申请到了补贴。
杭州市滨江区纪委监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企业、工地一线,对营商环境存在的吃拿卡要、推诿扯皮、乱执法、乱收费等问题进行走访摸排。图为近日,该区纪检监察干部在中兴学校建设工地进行走访。陈乔 摄
不仅如此,该区纪委监委在走访纾困过程中坚持以办事群众的视角,实地体验办理流程、窗口服务质量和营商环境。
“我想开家小饭店,本以为办手续得花上一两个月,可没想到几个工作日就办好了,真是省了不少麻烦。”李先生在办理营业许可证时感慨,而这些都得益于该区纪委监委助力改善营商环境。
为给企业纾困解难,滨江区纪委监委紧盯各类阻碍政策落地、影响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精准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摸痛点、疏堵点、攻难点、清淤点。践行一线工作法,结合政策宣传、政策服务、政策兑现进市场主体“三进”活动,紧盯惠企政策落实、服务企业情况等方面开展监督检查,督促领导干部积极作为,靠前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成立监督治理工作专班,制定日常监督检查、蹲点调研监督等8项机制,构建“室组地”共同参与,上下贯通、条块结合、协作联动的大监督格局,推动监督治理工作走深走实。
同时,聚焦从严履行“监督的再监督”责任,滨江区纪委监委还对近年来查办的案件开展排查,对部分涉及损害优化营商环境的案例进一步进行梳理研判,对查办的案件中涉及收受企业礼品礼金、干预工程招投标等的案例在全区范围内进行通报曝光,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供强有力的纪律保障。过去一年,滨江区纪委监委通过专项监督治理,共排查涉及优化营商环境问题34个,受理问题线索2件,日常监督检查发现问题11个,全部督促整改到位。
“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干部作风很重要。接下来,我们将聚焦干部作风强化监督,着力解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解决实际困难,以优良作风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滨江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