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工作动态 > 作风建设
清风故事丨父亲拒礼轶事
来源:杭州廉政网      发布时间:2015-03-10 13:10:07

  父亲从某省直机关退休已有好多年了,依然保持着许多原来部队里的习惯。他戏称自己是过着“数字化”生活,每天什么时点散步、看报,什么时点吃饭、睡觉,雷打不动,风雨无阻。这位有着四十余年党龄的老党员,一直保持着朴素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讲吃穿,不沾烟酒,开朗幽默。吃饭时,饭菜掉到桌子上,马上捡起来吃掉,还时常“指令性”分配剩下的饭菜给我们,不允许有剩菜浪费。我们小辈为了“吃饭自由权”没少和他争执,问他究竟是身体重要还是浪费点饭菜重要?

  父亲出生在华中一个文才武将辈出的革命老区,是参军提干改变了父亲的命运,转业后带着全家落户浙江省城。父亲不忘农民出身的本色,总是说,想起以前干农活时的累、缺衣少吃时的苦,看看现在温饱不愁,坐在冬暖夏凉的空调办公室里,心里就十分满足。他一直把钱权视为身外之物,从不牵挂,经常对我说:“人要是成天计较点蝇头小利,一点出息都没有。多看书学习,多把心思放到工作中去,才是最充实最有意义的。”

  父亲在职时长期担任省厅某业务处室的负责人,这个处被公认为是权力大、资金多的重要部门。父亲工作年年有创新,还在全国会议上介绍浙江的经验做法。但他在工作之外,始终保持谦虚谨慎和简单的生活。他最讨厌吃请,认为闹哄哄两三个小时太浪费时间,还不如考虑考虑工作或是散散步锻炼锻炼更有意义。有时去参加一些推不掉的饭局,经常吃到一半就起身,朝大家说声:“你们慢吃,我先散步回去了”,就自顾离去。

  父亲手上权力不小,许多人也是盯着的。一天晚饭后,一位算是脸熟的企业负责人来家做客,父亲热情地招呼他坐下,递上茶水,谈天说地,气氛很好。后来,那人说起一个产品采购的事,希望父亲多加关照。父亲也客气地说,只要货品好,同等条件下会考虑的。那人高兴地起身,顺手从包里拿出一个牛皮纸袋放在茶几上,说是一点土特产,不成敬意,然后就匆匆告辞了。父亲送他出门,回身打开一看,竟是好多叠万元一叠的钞票。还在读中学的我没见过这么多钱,不知所措地看着父亲。父亲却不加思索,拿出军人的果断,立即抓起牛皮低袋,换上鞋追了出去。不一会儿,他气喘吁吁地回来了,高兴地说,一直追到远处公共汽车站才截住那人,把纸袋硬塞了回去,说如果这样的话,那就做不成朋友了。母亲也非常高兴,说可不能拿这种钱。

  还有一次,记得也是晚饭后时光。家里电话响了,一位白天经人介绍去过他办公室的私营企业老板打来的,说是已经在家门口了,想上来坐坐。父亲很诧异,问是怎么知道家里地址的。老板笑着说,父亲下班骑自行车回家,他就跟过来了。父亲顿时警惕起来,但人在门口,又不能不理,就说,那就进来坐坐吧。可待他打开门,发现老板笑嘻嘻地站在门口,两只手上拎着总有四五个大包小包的礼品袋。父亲立即沉下脸来说:“这可使不得,你回去吧,明天到办公室再说。”老板心急,突然就猛地往家里挤。父亲也眼明手快,果断把他推出了家门。那人不甘心,拼命往里挤,口里喊着“让我先进去嘛!先进去再说嘛!”。父亲寸步不让地堵住门口,说:“你带着这些东西,就不能进!”两人竟就这样在门口楼道上顶牛似的推搡了好一会儿。父亲坚定的决心和部队里练就的好身板儿终于让那老板泄了气,他一屁股坐在楼道台阶上,气馁又忿闷地说:“气死我了,气死我了,没见过你这样的人。”父亲也累得边喘着气边说:“你要是这样,这个项目肯定不给你做!你回去,我倒会平等考虑。”最终,那人只好无奈地拎着礼物走了。

  父亲这种淡泊名利、坚守底线的行为对我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后来,我也加入了公务员的队伍,成立了自己的小家。他从不过问我职务待遇、提拔升迁之类的事,倒是经常嘱咐我,做人要清白,要是有了污点,那可是要追悔莫及的。每次去父母家吃饭,父亲问得最多的就是:“大人小孩身体还好吧?”“工作还好吧?”如果我说都好,他就欣慰地说:“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做好工作最重要,其他都是身外之物,随大流顺其自然就好了。”就这样,在这些年纷繁芜杂的社会变迁中,我始终也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干公务员就别想着发财,安份守己,坚守原则,享受着充实的工作和生活。

  几天前,又去父亲家吃饭。平时话不多的父亲聊天时表现出少有的兴奋:“中央这个八项规定真是好!这么多年管不住的大吃大喝、奢侈浪费,硬是给管住了。就是要用这钉钉子的精神来管,不信有管不好的。党中央这么抓下去,腐败问题一定能管得住……!”(作者系杭州市下城区 月 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