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耍小聪明,自认为不直接拿别人的钱,向老板借钱总不会有大问题;而且买的别墅是在德清县,与余杭房产不联网,组织是查不到的,心存侥幸就没申报。”余杭区仁和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阮晓东被查处后后悔不已。
2016年年初,余杭区纪委接到举报,反映时任仁和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的阮晓东不按规定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同时生活上追求高消费,收受企业老板礼金礼卡。接到举报后,余杭区纪委立即组织调查组成员进行核查,一幕幕实情浮出水面。
经查,2001年至2016年,阮晓东利用职务便利,追求高消费生活,多次接受服务对象的“赞助费”,并以“借”为名向服务对象索要财物,涉案金额39万元。2010年7月,在德清县花费577万元购买的高档别墅,直至案发都未向组织申报该处房屋。2016年5月,余杭区纪委给予阮晓东开除党籍处分并开除公职,其涉嫌犯罪问题及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将面临法律的进一步制裁。
“生活上追求高消费、自律不严、缺乏公职人员的廉洁意识和组织纪律意识,是阮晓东走上违纪违法之路的主观原因。”余杭区纪委相关办案人员在谈起阮晓东的案件时这样说道。
攀比心作祟 追求高消费
“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追求车子、房子的舒适豪华。”提起阮晓东,余杭区纪委相关办案人员首先就说到了三个字——高消费。
阮晓东是余杭良渚人,乡里乡亲的,和良渚当地的老板们本来就比较熟。1998年开始,阮晓东开始担任良渚镇分管工业的副镇长,与老板们的交往更加密切。2001年,阮晓东被调整到了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国土与规划建设处副处长,但他跟老板们的来往从未中断,他人生的转折点也可以从这一年说起。
履新之际,单位配给他一台帕萨特,但后来因为单位人事调整,配车被取消了。在阮晓东的心里,配车没了,感觉地位就被降低了,能力就被贬低了,开始不舒服了。没多久,阮晓东买了一台一模一样的车,这才觉得舒坦。
阮晓东的一颗虚荣心,不仅体现在自己的工作待遇上,还折射到了整个家庭。
妻子在买车的时候,看中了一辆10万左右的代步车,阮晓东到现场看了之后觉得档次太低,最后买了一辆20多万的。儿子要买车,他觉得一定要买辆宝马X6。嫌目前住的房子不够大,2010年在临县德清首付400余万买下了一套总价值577万的别墅。
阮晓东的“面子”是好看了,但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里子”正在一点点被侵蚀。
虚荣的背后 钱从哪里来
办案人员在审查过程中发现,阮晓东的儿子2009至2013年一直在国外读书,按照每年20万的开支,5年时间也需要100万左右。再加上买别墅400余万元的首付款,光靠阮晓东和他妻子的工资收入,是不大可能支撑得起家庭的高消费的。钱从哪里来?带着疑问,办案组再根据问题线索逐一排查,摸清了阮晓东的资金来源。
2005年,阮晓东转任良渚镇工业副镇长,手上有了拿地指标后,便和企业主合伙买地建厂房,再转卖出去,这成了他的生财之道。同时,颇为精明的他也亲自办厂办企业,也赚了一部分钱。渐渐地,他对自己的身份定位在“商人”和“老板”之间已经模糊不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往来也更加紧密。
阮晓东平时有喝点小酒的喜好,隔三差五地就会约人到馆子叙叙旧,这些老板自然在他的酒友之列。老板们知道阮晓东好喝几口,饭局酒局成了他们“沟通”的桥梁。一个老板要买一块地,请他帮忙,就在一家馆子请他吃饭,顺手塞给他红包。有几次,阮晓东推脱掉了。但有的老板以为阮晓东嫌钱太少,加码之后再次送上,他就没能再次抗拒。
可见,阮晓东的心里是有防线的,知道有些钱不能收,可惜在欲念的诱惑下,这道防线形同虚设,掩耳盗铃的事情也干了不少。
2001年,那时候一辆帕萨特可要不少钱,这钱从哪里来?根据谈话笔录,当时的情景被一一还原。
“我准备买车了,钱到位了吗?”
“钱放在银行卡里,这就给你送过去。”
这样的对话在阮晓东与其分管辖区内的老板们中出现了不止一次。为了凑足一辆帕萨特的钱,他问这个老板“赞助”点,问那个老板“赞助”点,东拼西凑,一辆帕萨特到手。美其名曰,这是大伙“赞助”的,为公不为私。
阮晓东真的大公无私么?
办案人员从案卷中翻出了一张借条。2008年,良渚大陆工业园区一个量具厂老板给他拜年,带来了10万元的大红包。为了撇清其中的关系,阮晓东想了个“妙招”——造了一张假借条,以“借”的名义收下了这10万元钱。
阮晓东“借”钱不是一笔两笔,这些款项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来自服务对象——工业企业的老板。
对这些钱的后续处理,阮晓东交代地很清楚:“有的老板问我要了,我就还回去,有一些不好意思开口的,我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作没这回事。”
以借为名,欲盖弥彰,收受他人财物,在办案人员多方面的核实之下,阮晓东的违纪违法事实无处遁形。
“友谊小船”说翻就翻 “朋友”供出问题线索
今年4月,余杭区纪委在良渚七贤桥村查处了部分干部, 阮晓东有点坐不住了,忙着“走家串户”把借条上的钱还掉,还让“老板”朋友们统一口径,企图掩盖事实、蒙混过关,然而为时已晚。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老板朋友们不会无缘无故围着你转,一直奉承你、捧着你,在一次次“借钱”、请客买单背后是钱权交易违纪违法的事实。建立在利益尤其是不正当利益之上的“友谊”,最后的结局只能是大难临头各自飞。2016年5月,阮晓东被余杭区纪委查处,正是这些所谓的老板朋友们助了“一臂之力”。
“我借钱的对象大部分都是企业老板,他们借我钱,是因为我手里有权。我不还,也不敢来催我。如果不是感觉自己可能要被调查,我也不会还。”面对确凿的证据面前,阮晓东对自己“借钱”的真实想法供认不讳。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规定党员干部应尚俭戒奢,艰苦朴素,勤俭简约。阮晓东的合法收入,本足以让他过上光鲜体面的生活,但他为了满足攀比心,过度追求高消费,仍四下伸手。欲望是个无底洞,一旦贪欲无法遏制,就会在腐败的泥潭中越陷越深。阮晓东案警醒党员干部,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当官。一味地追求高消费,而且心存侥幸、自我麻痹,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就要崇廉尚俭,始终绷紧廉洁自律之弦。(洪涛 常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