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是部队之家,但没有正式立过家规或家训,所以也无法讲出具体的内容。自小就觉得在家里父母亲对我们的要求还是比较多、比较严的,有些已经不记得了,有些确实影响到我的一生,就算是家规和家风吧。
我们自小生长在军营里,父母亲都在大西北的二炮部队,当时是个绝对保密的单位,因工作性质特殊,极少回家,但没有放松对我们的要求。小时候吃饭是绝对不能掉饭粒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使我们懂得要珍惜别人的劳动,勤俭节约。
因为父母亲经常不在家,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做,挑水、洗衣服、买菜、发煤炉、烧饭等等,最强的体力劳动是做煤饼,人人都要劳动,懂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的道理。一方面是条件、环境所迫,另一方面也养成自觉,不推诿,做每一件事,哪怕是很小的事,都要努力去做好。
1978年后以后部队条件逐步改善,也不会因为条件变化而铺张浪费,按照父母亲的教育“有苦才有甜,要艰苦朴素”,所以我们在参加工作之前,衣服大多是用旧军装改的,参加工作后基本是穿工作服。
大西北自然环境极为艰苦,风沙漫天、荒无人烟,粮食、蔬菜和副食品等极为短缺,供应跟不上,当地农业水平很低,所以常年吃粗粮,有玉米粉、青稞面等,蔬菜以马铃薯、白菜为主,偶尔有点肉。部队流动性又很大,要住帐篷、睡汽车上,冰天雪地异常寒冷,吃水要到河里,凿开冰面取水。在青藏高原,80℃水开了,饭烧不熟,生活困难很多,但也养成了不怕困难,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的性格,这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因为部队的流动性大,我们上学基本是不固定的,走到哪里就到哪里借读,有汉族学校,更多的是少数民族学校,在草原露天、火车、汽车上都读过书。每到一个地方,一是强调保密,关于部队及父母的事一个字也不许讲,那时我们的保密意识就极强,甚至被当地孩子误解为没爹娘。二是与当地的孩子,不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要团结友爱、相互帮助,共同克服困难。放暑假,部队组织孩子们到驻地人民公社劳动,干农活不比农村孩子差。“部队孩子守纪律、不怕苦”,那时在部队驻地的地方上是有口碑的。
特别严格的是对上下级的家属、子女,一律要尊重,要平等对待,不能攀比,讲虚荣,懂得“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分工不同”的道理,连一句“谁爸官大小”的议论都绝对不能说,包括对待与我们同吃、同住的警卫员、战士,都要尊重,家务事绝对不能让他们做。那时部队里上级军官,不论是司令员、政委、部长等,还是营、连级等非现役随军家属,都在一起养猪、种地、纺麻、做豆腐,从事生产劳动,部队风气很好,没人偷懒或搞特殊。
从小父母亲就教育我们“要自力更生,奋发图强”。那时我们部队大院几乎看不到大人,都是小孩,父母亲在干什么也不知道,总是聚少离多。大人回家几乎都是进门顾不上孩子,倒头就睡,十分疲劳,可想而知他们的工作都是日以继夜的。后来才知道,父辈们为“两弹一星”,不仅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聪明才智,有的献出了生命,也贡献了家庭、孩子和亲情。也是受到这样的教育,我们懂得要有骨气,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八十年代初,待业青年很多,工作很难找,父母告诉我们“做人要有志气”,“饭要自己吃、工作要自己找”。而且规定“与父母同在系统的单位,一律不准去报名”,就连那些主动提出帮忙或答应“进我们单位没问题”的战友、同事,都婉言谢绝了。还告诉我们“要自尊、自爱、自强,有奋进心,不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无所长。干任何一行,都要干出个名堂来,人这一辈子要对社会有所贡献”。这些教育,在我三十多年的工作中,始终作为思想行为准则。
这些规矩和风气,在当时二炮部队大院,家家基本如此,我们只是一个缩影。我认为,这是人民军队大家庭造就的规矩和风气,是那个时代“两弹一星”人塑造和自觉坚守的规矩和风气,也是留给我们部队子女,以及子孙后代宝贵的精神财富。(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