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犯罪案件,一旦形成破窗效应、蝴蝶效应,就是我们管党治党上的失职渎职。”5月13日,余杭区召开全区警示教育大会,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张振丰在大会上的讲话振聋发聩,同时标志着余杭区的警示教育月活动正式启幕。
会上,张振丰结合近年来余杭区发生的违纪违规典型案例,从亲清不分、破坏营商环境,违规干预、插手工程项目等方面,点名道姓进行案例解剖,要求党员干部管好自己、管好家人、管好身边人,并对党组织、纪检组织、职能部门三个层面提出了履职要求,并强调各级党委(组)要履行好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各级纪检组织协助,确保警示教育月活动取得实效。
快速推进警示教育月活动
全区警示教育大会后,余杭区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全区警示教育活动的通知。鉴于警示教育月时间短、任务重,通知明确全区各级党委(组)不能局限于主题党日、党员固定活动日等固定时间节点,同时要将参观法纪教育基地、观看警示专题片、学习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剖析、党风廉政专题培训等活动进行有机结合,提高活动实效。
截至5月23日,余杭各级党委(组)组织观看《以案为鉴警钟长鸣》警示专题片88场3469人,已经实现全区中层党员干部的全覆盖。
在余杭区法院开设“一案一讲”庭审警示教育专厅,注重因案施教,根据公开庭审对象职务、犯罪性质、涉案金额、所在单位等要素,有针对性安排职务相近、工作相似的人员参加旁听。目前已先后组织三批次200余名党员干部旁听了3起职务犯罪案件。
在省法纪教育基地目前接待任务处于饱和的情况下,余杭区纪委积极与位处余杭区内的省二监、四监、六监协调,对接提高接待频次及后续深化合作事宜,计划分2批次实现全区22974名公职人员警示教育参观活动的全覆盖,首批中层以上公职人员将在6月1日前完成,其余将在7月底前完成。
深入推进警示教育月活动
“很有触动,比集体谈话更有针对性。”司法局办公室副主任毛建新在接受余杭区第二纪检组的警示教育谈话后表示。
第二纪检组在此次警示教育月活动中,针对监督部门的每个中层,组织开展一对一的警示教育谈话,谈话前要求被谈话人提供个人重大事项报告、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履行一岗双责的情况、对岗位廉政风险点的认识等内容,谈话人详细了解后再开展谈话,听、剖析、提醒,一套流程下来,起码一个小时。
“一天最多谈2个,很费时间,但效果很好。我们也没想着在警示教育月里全部谈完,我们会把这项工作长期坚持下去。”纪检组组长这么说。
警示教育月活动的规定动作,余杭区全区各地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秉着“深入开展警示教育”的理念,各单位也涌现出了像第二纪检组一样的自选动作。
塘栖镇5月21日启动“好家风故事会”片区巡讲,已在超丁村、三星村两站开展巡讲,参与人数136人次。乔司街道依托“8090后宣讲团”已经开始警示教育专题的节目创作。第六纪检组正在开展“廉洁好家风”短视频征集活动。区市场监管局设置“一日一题”展板,将党规党纪测试题放置在每层电梯口旁,引导机关干部见缝插针学习掌握党规党纪知识。
自选动作要鼓励,规定则必须要到位。为让民主生活会开出实效,余杭区纪委下发了《日常监督与民主(组织)生活会说明情况关联机制(试行)》,目前已要求67名被约谈函询干部在民主(组织)生活会上说明情况。
同时,区纪委建立专项督导检查机制,成立五个督查组,开展警示教育专项检查,重点督查警示教育大会开展情况、民主(组织)生活会落实情况等。
全面推进警示教育活动
“警示教育月不能走过场,更不能搞运动,一定要形成长效机制。”这是余杭区纪委书记邵伟斌在开展警示教育月活动中反复强调的一句话。
为此,余杭区纪委在区级各大媒体平台开设“警示教育活动”专栏,加大对今年以来9起留置案件的通报力度,集中展播近年来余杭区重大违纪违法案件的警示教育片。依托省二监、四监均处余杭区临平街道的优势,着手在临平街道纪工委设立警示教育统一服务窗口,根据各单位分层分级开展警示教育的需求,调整现身说法人员,确保警示教育的精准滴灌。同时,加快廉政公益广告和警示教育片的制作进度,及时为警示教育注入新鲜血液。
为实现“三不”机制的同向发力和同步推进,余杭区纪委目前已经在开展本年度的清廉文化建设“六个一”活动。作为中国(浙江)五届廉政故事大赛的萌发地、举办地,从五届大赛获奖作品中精选部分作品,公开出版发行《清廉中国故事集》;联合省市纪委,合办首届“玉琮杯”清廉微电影大赛;挖掘地区民间故事人才,成立余杭廉故事草根宣讲团,进行廉政故事创作与巡演;在西湖明珠频道开设余杭廉故事专场,把警示教育案例改编成讲故事、小品、情景剧,在每月月末周五晚间档播出,并向农村、社区、学校等基层延伸,普及到党员干部和群众中间;以清廉为主题,着力打造余杭街道仙宅村、仁和街道花园村、良渚街道荀山村、运河街道钟化民纪念馆等一批廉政教育点;在抖音上开通一个“清廉余杭”官方抖音号,以新兴媒体扩大廉政教育的受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