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的同事,现在成为被告,看了庭审视频对我触动很大。特别是我现在接任这个岗位,廉政风险点和他基本相同,他所犯的每一个错误都是我的前车之鉴,这个警钟就敲在我耳边。”观看浙江省千岛湖建设集团下属淳安县水务工程公司原党支部书记、经理周兴贵受贿案庭审视频后,现任淳安县水务工程公司经理汪文龙说。
近期,杭州淳安县纪委县监委组织千岛湖建设集团(含下属企业)全体职工;城市建设管理相关岗位;各乡镇、部门、国有企业中层以上干部2000余人,通过网络视频方式全程观看了周兴贵受贿案庭审,有针对性的进行警示教育。
这并不是淳安县纪委监委第一次组织大规模视频观看庭审,去年年底淳安县城管局原出纳叶忠谭涉嫌挪用公款案庭审当天,淳安县纪委监委就组织全县机关、事业、国企、乡镇村的财务人员900多人,通过现场旁听、视频直播等方式全程观看了庭审。
为什么这类级别并不高的腐败案件纪委监委会组织大规模的庭审警示教育?
“我们去年在日常走访调研时发现警示教育存在匹配性不足、针对性不强、警示性不够等问题。”淳安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徐恒辉介绍,基层反映上级发的警示教育片、剖析的案例大多是大案、要案,涉案金额都是成百上千万的,有冲击力但离基层比较远,没有可比性,党员干部看了后没有代入感,警示教育效果不明显。
针对这一问题,淳安县纪委监委改变原来大一统的方式,实行分层分类开展警示教育。根据受教育对象采取差异化的警示教育方式,同时在警示案例的选择上尽量用地域相近、层级接近、行业相同、岗位类似的案例,提高警示教育的匹配性、针对性,让党员干部有代入感,更能产生触动,达到警示教育入脑入心的效果。
对县管领导干部,通过组织观看重大违纪违法案例警示教育片、学习落马官员忏悔录及自我剖析材料,以案为鉴帮助筑牢思想防线;对机关普通党员干部,根据业务范围和岗位特点,督促深化廉政风险排查防控,并选取该行业、该系统查处过的违纪违法案例进行重点警示,要求对照自身工作,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对镇村干部,以涉农补贴发放、扶贫政策兑现、三资管理等领域为重点,采取典型案例通报剖析、基层廉政宣讲、板凳党课等更接地气的方式,提升警示教育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