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工作动态 > 作风建设
于谦的勤政与廉政
来源:余杭区纪委区监委      发布时间:2021-07-23 16:15:23

一说起于谦,大家首先想到他是明代卓越的军事家,“土木之变”中明英宗被蒙古瓦剌部掳走,明朝面临覆亡,他调兵遣将,率军民奋力抗敌,取得北京保卫战的完胜。熟悉于谦史迹的人知道,他还是一个勤政为民、刚正廉洁的大清官。

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于谦《咏煤炭》诗句“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要求干部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手握公权,就要为民办事。于谦一生坚守“煤炭”品格,成为了勤政为民的贤臣。宣德五年(1430),于谦被朝廷擢拔为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至正统十二年(1447)留部理事,于谦巡抚晋豫18年整。史书记载,于谦单车赴任,“遍历梁、晋诸郡邑,问民疾苦,而赈恤之”。他踏遍两省,关注吏治的得失、百姓的疾苦、庄稼的荒歉、水利的兴废等民情,兴利除弊、政绩斐然,深受百姓爱戴。

当时,晋、豫两省水灾、旱灾、蝗灾频仍,何处受灾,于谦就前往考察抚恤,每次都及时将灾情奏明朝廷,减免税粮,开仓赈济。于谦在两省开设预备仓,以防灾年庄稼荒歉,正统六年(1441)山东与陕西灾荒,大量饥民流入晋豫,于谦并没有出于地方保护主义,将灾民赶出省境了事,而是开仓赈济,增设药局,挽救了无数流民饥民的性命。

从《明实录》及其他史籍可见,山西、河南两省的黄河水灾非常频繁且严重,尤其是河南省。黄河泛滥时,湍急的河流吞噬百姓的生命,淹没广袤的土地,卷走房舍和庄稼。每当河水暴虐,大堤决口,于谦最重要的工作除了赈灾就是治水。他经常到黄河水患的重灾区开封一带,巡视黄河沿岸堤坝;农闲之时,他率领军民修筑大堤;在堤岸上植树,以固堤坝;每五里设一岗亭,遣专人巡守,遇有塌损,即时修补。有一次,黄河水冲决了汴城堤坝,于谦一看情形危急,竟然带头跳入滔滔洪水,与众人一起以身体堵塞溃口。为祈祷黄河波涛永息,一方安澜,于谦命人铸一只铁犀牛,立于决堤频繁的开封城郊黄河岸边,他还撰写了《镇河铁犀铭》,镌刻在铁犀牛背上,铭文祝祷“城府坚完,民无垫溺。雨顺风调,男耕女织”。现在,开封城往东北走大约2.5公里,有一座名为“铁牛”的村落,铁犀牛依然伫立在这里。后世的河南百姓为了纪念于谦的功绩,就在铁犀所在处盖了一座回龙庙,也称铁犀庙,铁犀牛被置于回龙庙内。当然用“神力”治水,自然是于谦的美丽梦幻,一头铁犀牛如何能使得黄河安澜?但是,世世代代的河南人民感戴于谦,使得镇河铁犀得以保存下来,铁犀牛成了于谦治理黄河的纪念碑。

至于于谦的廉政,更是留下很多佳话。“两袖清风”这个成语就出自于谦的诗歌《入京》。明英宗朱祁镇继位后,大太监王振权势日重,渐渐独揽朝政,王振进出宫殿,百官都要望风而拜,一些官员为求升迁不惜以重金甚至奇珍异宝贿赂王振,而于谦偏偏要逆风气而行,不屑于谒见王振,更不屑于送礼。本来地方官员进京议事是跑官的机会,可是于谦每次进京总是空囊示人,不携任何礼物作交际之资,有人劝曰:“即不橐金往,宁无一二土物,如合芗干菌果头之类,足以充内交际耶?”于谦还笑着举起两袖说:“吾惟有清风而已。”还赋诗见志:“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就这样,于谦得罪了王振。正统六年(1441)于谦回京议事时,遭王振陷害入狱,并判了死罪,后被释放,官为大理寺左少卿,继续巡抚河南、山西。

景泰八年(1457),明英宗朱祁镇在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的帮助下,发动“夺门之变”,于谦被诬以“意欲”谋逆之罪,惨遭冤杀。官员奉命抄家时,发现于谦家徒有四壁,《明史·于谦传》记载:“于谦刚正廉洁,一钱不私,世所罕见。籍没之时,家无余资,萧然仅书籍耳”于谦遇害十个月后,继任兵部尚书的陈汝言贪腐之事败露,抄家时查出赃物无数,与当时于谦被抄家时的情形形成巨大反差。

于谦虽然长期身居要职,但家风清正。于谦与夫人董氏虽聚少离多,但感情甚笃。巡抚晋豫期间,于谦有《寄内》诗表达董氏的深情:“结发为夫妻,恩爱两相好。生男与育女,所期在偕老。”正统十一年(1446),董氏不幸早逝,这一年于谦49岁,从此不娶,亦无媵婢,执守对董氏的深情。

于谦对家人要求严格,巡抚晋豫时,因年迈的父母一直生活在老家钱塘县,就让儿子于冕在家照顾老人。景泰二年(1451),石亨向朝廷荐举于冕,景帝下诏召于冕赴京,于谦再三推辞,景帝不允,授予于冕府军前卫副千户。于谦告诫于冕当砥砺名节。于冕一生以修谨称,无愧其父。

于谦与董氏育有一女璚英。巡抚晋豫时,写有《忆璚英》诗,诗云:“璚英一别已三年,梦里常看在膝前。”璚英后来嫁给了朱骥,明代王世贞《锦衣志》记载了于谦择婿之事:其时朱骥是一个跟随在于谦身边的百户,家境贫寒、寂寂无名,但为人忠厚。于谦择婿看的是品行,而不是门当户对,更不愿借儿女婚事结党营私。

于谦是杭州府钱塘县(今属杭州市)人。杭州市纪委为加强清廉杭州建设,开启了“清风之旅”。西湖边三台山的于忠肃公祠、河坊街的于谦故居、吴山的三茅观于谦读书处,余杭仁和的于谦廉政文化陈列馆都纳入了“清风之旅”专线,此举的意义正是传播于谦的廉政史迹,弘扬于谦的清风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