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山的石道,遍村的石阶,颇具自然本色。石子遍路的点点滴滴,如山水画中随意点缀的寥寥几笔,再加缀青苔斑斑,越发催人遐思,越显古朴沧桑。四峰自然村是建德市下涯镇的一个传统村落,“建德侯”孙韶的后裔就聚居在此,因而此地也叫孙家村。
流传的孙家早先地图
孙家村村貌
据记载,孙韶因战功赫赫,在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封领建德侯,取“建功立德”之意,建德之名因之诞生。据传,孙氏后裔认为,建德侯孙韶是在马背上帮助东吴得了半个天下的,他们相中这块风水宝地,奠基筑村,子孙繁衍成村落。
村口百年古樟掩映下,有一古石桥,其上则是近年新造的“庆福亭”。远处背靠之山,即为孙家山。古樟掩映下,便是“建德侯庙”,显得庄严凝重。入庙谒见先祖塑像,正中是孙韶与其义父孙策,左侧是一位家将,右侧是替孙韶的偏将。孙氏父子脸色白皙,威严中又有几分儒雅。这是建德唯一的奉祀建德侯孙韶之神庙。
建德侯庙
“汉祖宋宗一脉权日勤日俭为上策,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耕惟读是真权。”孙氏家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孙氏家族人才辈出,各种勤业报国、刚直守节的历史名将列于孙氏。据《孙氏宗璞》记载,孙武为孙氏第13世、孙膑为第15世、孙权为第29世、孙韶为第30世。
孙氏家风和十六则家规
为弘扬孙氏家风家训,建德市纪委监委联和下涯镇人民政府以丰和村文化礼堂为依托打造孙氏家风展厅,陈列展览“日勤日俭、惟耕惟读”的孙氏家风和“乡约当遵”等十六则家规,讲述孙韶故事,教育子孙后代,都要按照家风和家规的约束为人处世。丰和村村委组织开展送家风入户、文艺演出等家规家训传承活动。如今,丰和村家家户户都收藏着《孙氏宗谱》,门上都贴着“乡约当遵 宗族当睦 职业当勤 节俭当崇 姻里当厚”当代孙氏家风内容。
家规有形,家风无形,这些都是“润物细无声”的传承。这种传承,三言两语也许无法言尽,但它贯穿孙氏的生活,影响着每个人的处世为人。孙韶后裔还将在此地繁衍生息,孙家的家规和家风将会继续传承,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财富。
孙氏祠堂--富春堂
孙家村除了“建德侯庙”外,还有孙家祠堂“富春堂”。孙家祠堂建于北宋宣和公元1119年,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古典式砖木结构。堂内挂有两块匾,一块写着“富春堂”,另一块写着“汉富春治”。挤紧门框根的四块垫基中,有三处为石,还有一处为木块,取东吴只获半壁江山还没有天下一统的意思。
孙氏宗谱
后代子孙领取《孙氏宗谱》
为发扬传承孙氏家风家规文化,下涯镇组织孙氏族人对《孙氏宗谱》进行修订,共号召孙氏后裔834人出资出力,按照上门查访、理清辈份、建立信息、初稿审核、定稿印刷的过程,圆满完成了《孙氏宗谱》的修订。新修订的《孙氏宗谱》1套原谱授予族长,在族长间世代相传;另外10套新谱按照“天地人和日月星辰万福”的编序,分别被授予孙氏10房。如今,《孙氏宗谱》与家风家训普及孙家村家家户户,树家风讲家规已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