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工作动态 > 作风建设
上城打造清官廉吏廉洁文化品牌
来源:上城区纪委区监委      发布时间:2022-03-04 18:09:42


“韩屏是美政桥本地的清官,他的雕塑表情要流露出对群众的深厚感情,但衣着不要有过多的修饰,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突出清廉简朴的整体氛围。”2月25日,杭州市上城区南星街道纪工委书记徐峥月来到辖区的美政桥社区,实地查看“韩屏遗风”廉政教育阵地的施工现场,并向设计方负责人提出意见。

据《临安志》记载,公元1141 年,南宋王朝设置“城南左厢公事所”。时任左厢官(相当于今天的基层执法所长)韩屏执法严明,清正廉洁,人人皆赞其“美政”,并把左厢公事所旁的一座桥称为“美政桥”,一直延续了近千年,美政桥社区便是以此得名。今年初以来,南星街道纪工委结合老旧小区“微更新”,积极推进“韩屏遗风”廉政教育阵地建设,把室外的清官形象、清廉诗词展示和室内的小微权力典型案例警示结合起来,古为今用,正反对照,激励基层干部廉洁自律,克己奉公。

杭州古城、南宋皇城所在的上城区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许多清官廉吏在这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廉洁文化记忆,也为党员干部廉政教育提供了独具特色的素材。近年来,上城区纪委区监委立足本地历史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历代清官廉吏故事,充分运用辖区内十余家清官故居、纪念馆,并在此基础上出版文学作品、创作墙绘景观、编演舞台剧、拍摄微电影、开发“清风之旅”线路,努力打造“上城历代清官廉吏”的廉洁文化金名片,同时强化线上线下推广,让从唐代以来的数十位上城历代清官廉吏为党员干部当起“廉政教员”,源源不断地提供廉洁精神养分。

清官廉吏不仅要有廉洁之名,更要有于史有据的廉洁事迹。“两袖清风”的上城籍清官于谦,多年来仅有《石灰吟》《入京》等清廉诗词传诵,其具体的清廉故事、特别是在故乡的少年岁月并不广为人知。上城区纪委区监委组织廉洁文化研究骨干,广泛查阅史料,挖掘事迹,创作出《于谦与杭州》《轻装上阵好为官》等有关于谦的专题文章。2020年,还以于谦清廉故事为主题、以古今对话为表现形式,拍摄了清廉微电影《要留清白在人间》,全网点击观看量超过100万次。

古代清官从史籍来到现实,近现代清官则以丰富的事迹给党员干部带来更多的清廉启迪。在上城度过童年时光的爱国科学家钱学森,曾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重要职务。他不但有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方面的丰功伟绩,也有不少廉洁修身、廉洁传家的感人故事,一句“我姓钱,但我不爱钱”,就是钱学森的真实写照。在去年底钱学森诞辰110周年之际,修缮一新的钱学森故居正式开放,新馆专设了《钱氏家训》、钱学森廉洁家风、廉政作风展陈区域,展示了由小营街道纪工委参与收集编纂的丰富内容,让参观学习人员感悟到了钱学森的爱国赤诚、杰出能力、卓越贡献和廉洁精神,受到广泛好评。

在不同的廉政教育主题下,穿越时空的群体清官和家喻户晓的个体清官一样能发挥作用。在杭州海塘遗址博物馆建设期间,区纪委区监委主动介入,协同区文广旅体局挖掘了陈尧佐、张夏、朱轼、朱智、李辅耀等从北宋到清末等一系列杭州治水名臣事迹,并在博物馆集中展示他们忠诚、爱民、智慧、廉洁的故事与形象,打造出“清风海塘”廉洁文化品牌,多次接待各级党员干部参观体验,并获得中央、地方各级媒体广泛宣传报道。

传承历史,立足当下,协同发力,遍地开花。在今天的上城区,“打造上城历代清官廉吏廉洁文化品牌”不但被写入了区纪委区监委《履行监督责任保障清廉上城建设纵深推进的工作意见》,而且正在通过各种方式深入人心。在党员干部廉政教育的会场上,在中学生广泛使用的《廉文化读本》里,在街头巷尾和钱塘江堤的墙绘上,在“清风之旅”微信小程序和各类群众文化活动中,一毫莫取的苏轼、不爱钱不惜死的岳飞、正气浩然的文天祥、冷面寒铁的周新、辞归恩民的胡世宁、惠政抚浙的阮元……数十位上城历代清官廉吏以各种方式展示宣传,他们的名字家喻户晓,故事随处可见,清廉品质代代相传。

“清官廉吏的廉洁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地的清官廉吏故事更体现历史底蕴和文化传承,对我们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具有重要意义。”上城区纪委区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打造上城历代清官廉吏廉洁文化品牌,强化系统谋划和整体布局,根据不同需要,通过不同形式,运用到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廉政教育和社会风气营造熏陶中,不断推动上城区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