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巡察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工作动态 > 巡视巡察
【巡察故事】虾塘“变身”渣土堆?跨省追查解谜团
来源:萧山区纪委区监委      发布时间:2020-06-30 09:00:37

“围垦土地是老一辈人肩扛手抬,辛辛苦苦挑出来的,怎么随随便便就糟蹋?”

“不为村民谋福利,干了违纪违法缺德事,就得给他们吃处分!”

近日,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镇中村围垦土地消纳渣土案涉事的四名镇村干部被处分,村民纷纷拍手称快。

事情还得从2019年4月说起,萧山区委第四巡察组在对党湾镇开展巡察期间,接到信访举报,反映镇中村在萧山围垦的200多亩虾塘无缘无故变成渣土堆,希望能通过巡察把事情弄清楚。

接信后,原本以为这事找村里相关人员一问便知。可当巡察组在向村干部调查了解时,一个个都语焉不详,说不清楚来龙去脉。

村里只知道,2015年初党湾镇永安村村民金某某接手了镇中村202亩围垦虾塘。不久之后,虾塘遂变成了渣土消纳场。

“那片虾塘原本是租给是孙某某的,期限是2012-2017年,但他经营不善举债外逃了。之后金某某接手,至于这中间是怎么回事,谁也说不清楚。”

调查工作继续深入,巡察组向城管部门调取渣土消纳档案,发现当初的手续是以村集体名义办理的,且与多个工程公司签过渣土消纳合同。

“如此看来,村里肯定脱不了干系。村干部要不就是被蒙蔽,要不就是有勾连。”巡察组组长马列火分析。

“一定得找到金某某了解情况。”

“我们从镇纪委了解到,金某某因涉嫌破坏环境犯罪,已被江西警方刑拘,所以一直没有进行谈话。”巡察组小沈补充道。

“要摸清楚事实真相,金某某是绕不过去的坎。我建议召开组务会议,研判下一步调查方案。”组长继续道。

会上大家群策群力,探讨调查切入点。金某某这个反反复复出现在村民和村干部口中的虾塘承包人,成了这庄‘迷案’的核心人物。

最终商定,由组长与镇纪委、公安部门进行衔接,提议组建联合调查组。次日,联合调查组远赴江西,走进江西省德兴市看守所。

在看守所的高墙之内,金某某看到来自老家萧山的调查人员时,无颜面对,情绪低落,对擅自占用围垦土地堆渣土一事直认不讳,但对期间与有关工作人员交往经过却闪烁其词。

“金某某,你当时审批都是以村集体名义申请的,这不是你一个人能办成的,肯定还牵扯着一些人。”

“这个,让我怎么说……我也记不太清了。”

“你自己也是党湾人,家乡的围垦土地变成现在这样,你要给家乡父老一个交代。如果你有悔意,就把事情说清楚。”

巡察专员耐心劝导之下,金某某逐渐松口,开始讲述事情始末。

原来金某某长期从事围垦土地承包,也经营过虾塘养殖。2015年前后虾塘养殖业不景气,于是心思活络的他开始另谋出路,当时正值渣土消纳需求旺盛时期,虾塘地势低,可以消纳的渣土自然也多,再加上围垦土地远离村民视线不受监督,与镇村人员关系也都很熟络。一条利用虾塘从事渣土消纳的生财之道就此产生。

于是,他通过运作,经镇中村原书记潘某某同意,在没有签订合同的情况下,转包了镇中村在围垦的200多亩虾塘土地,并在村主任处签字盖章,闯过了审批的第一道关。然后金某某拿着这份表格在镇村两级畅通无阻,顺利完成所有审批手续。这让金某某有恃无恐,以镇中村村集体名义消纳渣土共计22万方,获益多达上百万元。期间,金某某拖欠镇中村41万承包款一直未付,收益全落进了他个人的腰包。

真相浮出水面,镇村干部对集体土地承包管理及后续监管没有履职到位,不仅造成了村集体经济的损失,更造成了围垦土地耕作条件的破坏。

“村里墙上都写着‘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如今围垦那片地已经高出地面很多了,底下还堆满了各种工程渣土,以后种粮食都困难。现在看来真是昏了头了。”原村书记潘某某悔之晚矣。

2019年底,在巡察组的推动下,党湾镇纪委处理涉事人员4名,对镇中村书记予以警告处分并免职,对时任镇中村副书记兼村主任予以严重警告处分,对其余相关镇村干部予以问责处理。案后,党湾镇全面开展“三个回头看”:对村级小微权力履行情况进行“回头看”,对集体土地监管进行“回头看”,对村干部履职践诺进行“回头看”。以巡察整改为契机,不断督促村干部严守纪律规矩,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巡察工作就是要打通农村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后一公里’,让政治监督的阳光照进权力的‘毛细血管’,使农村‘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萧山区委第四巡察组组长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