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3日,因为高德地图一次美丽的意外,原本从杭新景高速来中洲的调研组一行,却借道安徽歙县的山间小路,爬过环绕的山头,来到了蹲点调研的目的地,淳安中洲。“百转千回,万里赴中洲”,这是此行对偏远中洲的形容,也是对去中州道路之不易的形容。初到之时,是万丈豪情,临走之日,却是眼中有景,心中有泪。
山里的村民需要的,是一条脱贫的道路
“要致富还是得先修路,我们想把村里的路拓宽,然后和杨璜线连起来,毛竹就有了出路”,枫林坞村村主任说道。
枫林坞,一个曾经因枫叶而得名的小村庄,如果不是蜿蜒而狭窄的水泥路,没有村里的领路人,想必我们也是找不到隐藏在这大山深处的世外桃源的,狭窄却又不失整洁的路面,错落在道路两旁的小屋,满目的竹林,这就是枫林坞的全貌。
“以前拖拉机收毛竹,通往镇里的水泥路够了,可是现在都是大车,窄了一点,收毛竹的老板看到我们的路,就走了。从前毛竹是我们村里的主要经济来源,现在我们有能采采茶,去年好的时候有7千多元的收入。”枫林坞村村民吴杨岭说道。在枫林坞,像这样年收入6、7千的村户为数不少,甚至还有一些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在樟村、枫林坞和木瓜3个村走访中,改善交通状况,提升经济收入,是村民们的迫切愿望。临走前,枫林坞村村主任还和我们说,“如果路修好了,我们的旅游资源就能发挥作用,可以给我们的村民再带来一些收入。村里的年轻人也就会回来了”。
年迈的父母需要的,是一段儿女陪伴的时光
“政府很好,给我钱养老,我年纪大了,有点钱就够了,可我还是想儿子,想他们来看看我”,樟村村的老奶奶念叨。
遇到老奶奶,其实很偶然,我们组本是想看望一下村里的老支书,听听他对村里建设的看法,可是老奶奶看我们几个人来,就从旁边走了出来,欲言又止。这时,村里的干部说,她老伴前几年走了,五个儿子全都到外面打工,住在了外面,每到过年回来一趟,来时给她一些钱,家里就她一个人了。当我问老奶奶,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解决的时候,老奶奶说,“你能让儿子回家看看我吗?”一起同行的人,一阵沉默。后来我们了解到,整个樟村村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300个,大部分青壮年全部外出打工或在外定居,空巢的老人始终是农村逃不开的话题,出生在战乱的年代,走到和平的新时代,再多的苦,他们都吃过,他们缺的是子女的问候和偶尔的陪伴。如果有空,在外的游子,还请常回家看看。诗和远方再美,都不如有父母的故乡。
现在的我们需要的,是一颗为民服务的初心
“家里挂着习总书记的画像,就是觉得政策规范了很多,所以他很好。”木瓜村老党员洪老说。
在我们调研组走访中,发现很多户人家都挂着习总书记的像,在走访老党员洪老时向他问起缘由,他说,“这些年,镇里和村里的干部都变了很多,有事大家商量着,平时也会细心地和我们讲政策,变化这么大,就是因为他”。当时,我蓦然想起了《初心》中习总书记讲过的一句话,“后来我每到一个地方,耳边萦绕的,始终是陕北父老乡亲的信天游”,不管走到哪里,他身上始终肩负着父老乡亲的重托。我们也应该向总书记看齐,把自己沉入田间地头,和村民们唠唠家常,把政策的春风带到村里,带到村民的身边,让他们也有新时代的认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为他们送去“诗和远方”。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调研的4天,调研组8人走过3个村庄,探访过100多户人家,有原任村两委干部、有老党员、有贫困家庭、也有32岁的现任年轻村书记,一路走一路看,一边问一边学。蹲点调研蹲的是民情,丈量的是我们的初心,这次只是开始,我们还会继续,就像调研中市纪委常务副书记张振丰说的,“我们来,是为村里的建设出力的,我们和你们一起努力,为归乡的游子留下一缕乡愁”。(市纪委组织部 王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