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以来,杭州市桐庐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投身疫情防控一线,涌现了一大批勇于担当、敢于作为的先进典型。其中不乏这么一类同志,他们曾经犯过错误,却没有因此消沉,在疫情形势严峻的当下,他们越过“犯错”的阴霾,主动请缨,冲锋在抗疫一线,贡献着一名党员干部的力量。
我没有辜负组织对我的信任
“求求你们,不要再为难我了,让我过去吧。”2月7日上午,在桐庐高速出入口,一位女士被告知不符合入桐规定要折返时,急得哭出了声。县交运局机关党支部党员罗根海第一时间核实情况,得知这位女士已经被多处卡点劝返,有家难回。他将心比心,在安抚她的同时,耐心地做好解释,最终得到这位女士的理解。
2月5日,罗根海临危受命,担任桐庐高速出入口卡点的值班长。在14天的时间里,罗根海与其他8名值班长一起,轮流昼夜值守,负责协调班组日常、应急处置、后勤保障等工作。进出车辆多的时候,他主动分担体温测量、核查登记等工作;半夜当班的时候,他仍在整理当天工作日志,清点防控物资储备。
谁能想到,在防疫一线工作劲头十足的他,也曾灰心丧气过。两年前,罗根海因公车私用的问题,受到了处分,免去了职务。刚开始,他一度非常失落。在局党委和派驻纪检监察组的关心支持下,罗根海才打开心结,重拾了工作的信心和热情。战“疫”号角一吹响,他便主动请缨奔赴一线。他说:“我作为一名党员,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上,不能退!”
在高速出入口卡点,罗根海总是不厌其烦地对每一位不理解的车主做好解释。“在刚开始的几天,不理解的人很多,罗主任经常解释好这位,顾不上喝口水就去解释下一位,一天下来,嘴唇都发白了。”在同一卡点值守的同事说道。
“组织信任我,没有因为我的过去而放弃我,还安排我参与一线执勤,我很高兴。能够为疫情防控工作作出自己的一点贡献,我觉得我没有辜负组织的信任。”罗根海表示。
从“批评”到“表扬”,大家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这是张某某的,这是李某某的……一会儿得给他们挨家挨户送,现在疫情严重,要减少村民出门,我必须把生活必需品给他们备足。” 横村镇华凤村委副主任王国强说道。当抗击新冠肺炎的战“疫”号角一声吹响,他便主动请战,第一个报名参加人员排查的志愿服务,并担任起村内“采购员”“快递员”的角色。
战“疫”刚开始,王国强在大学生返乡情况排查中,没有详细排查,导致出现人员漏报的情况,被镇党委通报批评。
“我当时确实只信了村民的话没有上报,受到了批评,但我积极弥补过错,开始认真对待这份工作!”被通报后,他时刻反省自己,憋着一股劲,拿起本子和笔,一户又一户认真地排查,并向村民了解村里返乡人员的情况及动态。
“他整天跑进跑出帮村民买东西,我们全家都担心呐!我也怀着孕,二宝宝即将出生,真希望疫情快过去,大家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问及王国强妻子的感受时,她抹泪说道。疫情当前,他无暇顾及妻子的担忧,把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了防疫一线。“这是我的职责,关键时期我必须和同事们并肩作战,冲在抗‘疫’一线,为村民服务。”
2月21日,王国强因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出色表现,弥补了自己工作上曾经的失误,被镇党委通报表扬。看到表扬通报后,他十分激动地说:“从原来的通报批评到今天的通报表扬,这是对我工作转变最好的认可,今后我一定会更加认真地对待每一项工作。”
知“耻”而后勇,严防死守
“早上医生来测过体温了吗,温度都正常吗。”“还有几天时间,再坚持一下哦,居家观察期间千万不要外出。”“这两天家里菜还有吗,快吃完了提前和我说一声,我去给你买了送过来。”……2月3日一大早,分水镇保安村党委书记张启勇挨家挨户走访村里的居家隔离对象。
虽然每个居家隔离对象都安排了一名村干部负责具体联系,但是张启勇坚持每天亲自逐户走访。“居家隔离对象的管控是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容不得半点马虎。我作为保安村书记、保安村防疫工作总负责人,这项工作我必须要亲自抓。”
可谁也没想到,这么一位亲力亲为的村书记,前段时间还因为管控居家隔离对象不力被镇党委通报批评。
面对批评,张启勇没有丝毫地抱怨和灰心,而是深刻反思问题原因。“之前我们对居家隔离对象的管控方式过于生硬,缺少感情,让他们有种自己被‘关起来’的感觉。接下去我们必须要调整工作方式,积极做好居家隔离对象的心理疏导和政策宣传,关心并尽力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让他们可以主动配合居家管控工作。”
截至2月26日,保安村7户20余人接受居家医学观察,再也没有出现失管的情况。在这背后,是张启勇和保安村村干部连续奋战二十多天没有休息的结果。张启勇还主动承担保安源村落景区卡点的执勤工作,一天又一天连续的通宵执勤,让他脸色看起来有点憔悴,同事都劝他回家休息一天,可他总是拒绝,实在累了就在卡点上稍微“眯一下”,马上又投入战“疫”中去。
谈起上次被问责,张启勇说:“我们村里防疫工作当时确实没有做到位,出了问题,我被问责是应该的。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更要严防死守,我要知“耻”而后勇,直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问责是警示更是鞭策
“今天,我们村的居家隔离人员已经全部平安解除隔离,不过我们还是要去提醒村民,不要放松警惕,不然就前功尽弃了”。2月8日,百江镇小京村党总支书记邱国平在疫情防控工作碰头会上,向全体村干部宣布了小京村从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返乡的38人平安解除隔离后,立即印制了《告全体村民书》,与村委主任胡关宝带头挨家挨户地发放宣传。
这是他们俩因疫情防控工作不力被通报批评后的第11天。
1月28日,百江镇党委查实小京村卡口管控不严格并存在党员在家中接待客人的情况,给予邱国平、胡关宝通报批评处理。
“问责是警示更是鞭策。疫情当前,正确对待问责的态度就是把防控工作落实落细。”被通报后,邱国平、胡关宝第一时间对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重新进行了梳理,加强防疫工作力度,逐一整改督查发现的问题。
“出行管控必须强化升级!”小京村下辖三个自然村,05省道穿境而过,交通流量大,防疫难度高。邱国平和胡关宝在整合村内大小出入口后,设置了三处卡点,各个卡点由专人值班值守。即使如此,他们俩仍不放心,经常亲自在卡点上通宵值班。“防疫初期,上级领导查到我村的卡点形同虚设,我很惭愧,是我们工作没做好。”胡关宝心里的“疙瘩”一直警醒着他。
“重点人员居家隔离政策落实不好是对村里老百姓的不负责,但是服务不好居家隔离人员也对不起他们对我们工作的配合。” 小京村在落实居家隔离管控措施的同时,对隔离人员做好三对一、24小时服务。当问及居家隔离人员对村里工作的感受时,他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严管就是厚爱,问责过后的小京村两委班子,提高认识,转变作风,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赢得群众的点赞。
面对处分,我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查漏补缺
“朱书记,我丈母娘病发了,要去医院!”朱雯静接到小区某居家隔离人员的电话,心里“咯噔”了一下,就像自己家人出事一般。在电话中了解了详细情况后,她第一时间联系120急救中心,并赶到该居家隔离人员家门口。120救护人员到现场后,看到门口封条不敢上前,朱雯静见状说道:“把封条撕掉好了,抓紧抢救病人,封条的事我会协调的!”……最终在120救护人员的帮助下,老人得以平安送往医院救治。
谁都无法想象,这么一位敢于担当的“拼命三娘”,却在“抗疫”初期因未有效管控居家隔离人员,被街道党工委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面对处分,朱雯静没有灰心丧气,而是竭尽全力去弥补自己曾经的失误。她重新梳理辖区防疫工作安排,对53个网格小区实施封闭式管理,安排志愿者对小区卡点进行24小时值守,并安排专人对有确诊人员的楼道进行24小时管控。
“喂,今天家里人身体有异样吗?家里米够不够,要不要买什么菜?”虽然有专门的责任人联系居家隔离人员,但是朱雯静还是不放心,每天都亲自与他们通一个电话,询问相关情况,并及时反馈他们的需求。“一定要把我的号码告诉隔离人员,叮嘱他们一句‘有需要找社区’!”这是她经常交代社区其他责任人的“口头禅”。
“这几天,根据街道的安排,社区在防疫的同时,还要抓好辖区内企业和店铺的复工复产。”朱雯静带领社区工作人员上门与企业签订承诺书、检查复工人员健康码及防疫物资储备。“被处分后,她所有工作都亲力亲为,一直忙个不停,连家也没有回过。”社区志愿者说道。
“处分是对我工作的警醒,告诉我在工作上有漏洞,我应该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把工作做好!”朱雯静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