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建设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工作动态 > 组织建设
“期末大考”切割成“单元小考”切出了啥?
来源:杭州廉政网      发布时间:2020-03-31 09:30:34

如何构建科学的作风建设情况考评体系,保证考核内容更加全面,直击问题更加精准,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去年以来,杭州市拱墅区纪委监委大胆试水探索,推出动态考评作风建设办法,将过去年底固定的“期末大考”,切割成分段动态的“单元小考”。

从固定到动态、从期末到单元、从大考到小考。一年多过去了,他们的探索实践交出了怎样的答卷?据统计,2019年该区受到党纪政务处分干部数量比上年减少了5.8%,检举控告类信访件同比下降18.84%,开展网上测评、调研座谈,群众对干部建设作风建设的满意度较高。这套考核办法怎么释能提质,请随笔者探究调查。

从“年底揭短”到“常态敲钟”,纠治更富时效性

过去几年的年底,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冯春媛副主任多次参加作风建设考评,为了分出各单位作风建设的高下,她仔细对照相关条规,逐个方面挑刺揭短。可即使她毫不留情当面直陈问题不足,待到所在单位整改时,也大抵是第二年的事了。

解决问题的迟缓导致作风建设的迟滞。区纪委监委在研究构建考核办法时,把切割考核时间跨度作为提升纠治问题时效的首条举措,采取“每月评分、每季晒榜”的评分方式,将“年底揭短”分解成“常态敲钟”,大幅缩短了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周期。

考评办法明确,由区纪委监委、区发改经信局、区委巡察办等6个单位对照评分细则赋分,每月汇总各单位得分。每季度末统计季度情况,设立“负面评价动态指数”榜,通过作风建设专报、“运河清风”微信公众号等载体进行公示。对季度排名末三位的单位,由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进行约谈提醒。

去年二季度,有的干部因为“三不”问题被扣分问责。问及他们区里推出动态考评作风建设办法后的感受,普遍反映虽然现在反馈问题的通报多了,时时有如履薄冰的紧迫感,但这样常态抖问题敲警钟,也给了单位和个人抓早抓小的机会,为整改纠正赢得了时间。

去年有个单位违反首问责任制,交办的信访件未按其职责核实后退件被扣分,考评中,区纪委作了通报并督促整改,同时,将“首问责任制”落实不到位这个问题向全区作了通报,并要求其他单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查找问题,明确整改期限,使信访投诉办理拖拉不规范的问题得到及时纠治,公开电话投诉件平均办结时间从3.89天缩短至3.25天。

从“瞄准结果”到“聚焦过程”,群众更有获得感

动态考评作风建设办法推行前,区纪委在深入走访调查中发现,有的单位和个人虽然在上级考核中得了优秀良好,但群众评价并不说好。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他们细究原因发现,过去的考核模式相对粗放,目光“瞄准结果”多,“聚焦过程”少,只要工作任务完成了、发展指标够上了、一方平安保住了,年终作风建设考核大体就过关了。比如:老旧小区改造虽然换了新面貌,但改造时听取居民意见不够,结果小区变得美观整洁了,但并没给居民生活带去多少便捷;有的对来访群众热情有余,但迟迟不见发力施劲解决问题;有的对上级赋予的工作表态调门高,落实浮于面等等。

“看账本”只能概略算总账,“对账单”才能精确算细账。推出这套新的考核办法时,他们把目光从结果投向过程,紧盯“温、软、慢、推、庸、浮”6类问题表象,把考核内容分解成完成重大任务、媒体曝光、日常履职、违法违纪、四风问题等10个方面,并细化成30多条细则,使考评贯穿工作履职全过程,敦促全区干部在工作推进力度、攻坚克难强度、久久为功韧度等细小环节上不敢有丝毫松懈差池。

疫情防控启动以来,区纪委监委组成立明查暗访小组,深入社区、工地、商店等场所,开展全覆盖、全时段、全嵌入式考评检查,重点检查贯彻政令是否畅通、履职尽责是否有力、防控铁纪是否落地、物资调配是否精准、问题整改是否迅速等一个过程的防控情况。始终有双“鹰眼”紧盯落实的每项具体工作、推进的每个细小环节,让广大党员干部不敢有丝毫疏漏怠慢,确保防抗疫情战斗稳扎稳打、步步进逼。

从“一锤定音”到“积分定论”,评比更具科学性

言及从“期末大考”到“单元小考”的变化,多名街道干部的形象回答如出一辙,“过去是摔个跟头就趴下了,如今是摔个跟头可以爬起来继续奔跑。”

同样是“摔跟头”,为何差距那么大?因为过去是年终大考“一锤定音”,哪里稍有差错闪失,扣分之后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出现了“年初出事,一年白干;年尾出事,白干一年”的局面,这样带来的结果,单位一旦问题被通报、个人一旦纰漏被查了,工作状态就像个蔫茄子,有的甚至破罐子破摔。

“既要考出压力,又要考出动力,防止加装‘增压阀’反而导致泄气的问题。”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熊雄带领大家研究这套考核办法时一语戳中要害。他们一改以往一次考核评分论高下的模式,实行季度评分累加定论,在具体评分时除了扣分惩处外,还有加分激励。单位和个人在某个方面失分了,如果整改及时,倒逼赶超,就可以获得加分化危为机。

去年,区科技工业功能区管委会在为某公司办理租赁备案审批手续过程中,没有按照承诺的3个工作日办完手续,被媒体曝光,园区被扣了分。出现了“亡羊”的过失后,下功夫做好“补牢”下篇文章。园区党委盯住问题立纠立改,对所有服务流程进行梳理简化并实行线上审核审批,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办事效率。同时,刀刃向己剖析根由,查找本单位在作风建设上的短板,在后来审批事项时连获好评,把失去的分数又加了回来。不“一棍子敲死”,有加有减、有惩有奖评分制,有效助推了作风建设在良性循环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