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风采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工作动态 > 基层风采
【纪检人·镜头】匠心不已 锻炼成器
来源:杭州廉政网      发布时间:2017-08-02 17:27:52

在杭州西湖畔河坊街,有一座以铜为精华“江南朱家铜屋”供游客免费游览参观。铜屋的建造者是著名的“江南铜王”朱炳仁。朱老今年73岁了,是清朝同治年间“朱府铜艺”第四代传人。因制铜技艺精湛,朱老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非遗名录902号)。

江南朱家铜屋

牌匾、柱梁、雕饰全铜打造。

以铜为顶

铜屋里,顶、廊、柱、门都均为铜所制。

佳作琳琅

铜屋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铜器展品。

精雕细琢

这一株桐树,干、枝、叶都是用铜精制,特别是树叶制作,十分精湛。

工匠精神

能熔铜的烈焰高温、厚厚的工作服和手套,朱老在他的铜作坊里一干就是50多年。没有工匠精神,怎会有这么的美的作品。这次,朱老的弟子要向我们展示一把铜壶是怎么制成的。

 准备

在制作铜壶之前,匠人开始准备工具,各种铁笔、钢剪、砧子、锤子、錾子、鸟嘴、刻刀、锉刀等等整套下来有上百件之多。

剪裁

选用上好的紫铜精料用铁规画下铜壶的大小后,将紫铜板材剪成圆形。

捶型

在厚实的木砧台上用木槌将裁好的铜皮沿凹槽反复锤击出大概的器型。

 淬火

在捶击工程中铜皮变硬,用火枪烧炼铜皮至通红,放入冷水中淬火,使铜软化,匠人才可以反复敲打。

 

  精锻

在钢鸟嘴上,壶体再经过百次反复“淬火—敲打”之后,铜壶终于成型。从捶型到精锻,再熟练的弟子也需要两个星期。

修型

这是至关重要的一道工序,也是最考验匠人技艺的时刻。一次错误的捶击就将废弃一把壶。修型,修行,亦是修心,匠人在历经一个星期静心后,一把纯手工打造的、独一无二的铜壶即将诞生。

诞生

一把铜壶在经历数百道工序,数万次捶打,将近30天的修行后,终于诞生了。

情感

一把铜壶,能聚齐一家人。与家人在一起,煮水弄茶,便是最好的时光。

传承

铜壶的寿命非常长,用上几代人是寻常事。或许,它将承载起我们对祖辈的记忆,对子孙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