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智能时代,更需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不仅可以使智能产品更专业、质量更好。每一位兢兢业业的建设者,都是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钳工活最讲究精细加工,尺寸差一分一豪都影响产品质量,手上功夫都是靠练出来的。”首届建德工匠王建(右)用二十八年的时间从一名普通的钳工逐渐成长为优秀钳工技师,靠着一双手,凭着一颗“匠心”,在杭州建铜集团有限公司领衔创新工作室,传承这一流技术。
浙江致中和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厂长钱建华(中),从事致中和五加皮酒生产近40年,言传身教,致力于致中和五加皮酒酿造技艺的保护和传承,认真做好产品质量和技术把关,积极培养新一代生产技术骨干。
徐惠东,是一位专业从事民间根雕工艺的手艺人。三十年如一日的工匠精神,支持着腿有残疾的他,他始终都能保持一颗匠人之心,从事着自己热爱的根雕事业,创作出一件件巧夺天工的根雕作品。
从家电维修工到草莓种植大户,赵建明(左)俨然成为草莓种植行业的带头人,一走进草莓大棚,满眼的绿意,红红的草莓挂满了枝头,“这是越秀,个儿大,吃起来很脆;这是章姬,果肉细嫩多汁,吃起来有股淡淡的奶油香味”一说起草莓种植,赵建明就像打开了话匣子一般滔滔不绝。
在建德市朝美日化有限公司实验室里,有这么一群90后工匠在忙碌着,产品性能检验、化学分析、数据报告等一系列的工作,尽全力的完成各项检测。
杭州玺匠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的雕刻间内,雕塑师根据创意来源,在泥胚上进行雕塑创作,用雕刻刀把创意草图变成一件件精美的泥塑原型,使得“铜师傅”作品的每个形体、表情、骨骼、肌肉、衣纹和线条都精准无比。
(建德市总工会机关纪委 吕晔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