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风采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工作动态 > 基层风采
纪检人手记丨“老宣传”的新领悟
来源:西湖区纪委      发布时间:2017-06-16 01:04:07

今年3月份,我从西湖区检察院转隶到区纪委、监察委工作。结束了从事35年的检察工作,投入到纪检监察宣教工作中,让我这个曾经奋战检察战线上多个岗位的“专家”一下子成了“丈二和尚”。三十几年的检察工作经验,“转行”到纪检监察的宣教工作,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

记得有一次,主任叫我起草一篇村干部擅自发放茶农标违纪被问责的宣传稿。我接到任务后,带着自信和多年的“老经验”上阵,找题材、选角度、出成稿,半天时间就完成任务,但阅读一番后,感觉就是一篇信息,宣传的效果和影响不尽人意,与上级宣传稿件的要求有一段距离。

“纪检宣传稿不仅要具备很强的政策性和严肃性,还要在吃透政策、把握形势的前提下,深挖细究,精耕细作,要有很强的可读性,要像讲故事一样把整个事情告诉读者。”主任一边说着,一边修改,撰写了“滥用茶农标、伤了茶农心——西湖区转塘街道一村干部违反群众纪律被问责”一文,文章相继被浙江日报、省纪委网站及市纪委官方微信录用,杭州日报等多家本地媒体纷纷约稿。我反思自己,虽然从事了30多年的检察工作,多年在预防腐败科工作,可到纪委宣教室后,面对新工作,我心中疑惑,多次问自己,我真的可以胜任这份工作吗?

“宣传工作要紧跟当前形势,围绕区委、纪委的中心工作来开展。我们要围绕重点工作,及时总结、提炼、报道。稿件要写得有特色、有亮点,题目要醒目、内容要新颖。”主任一句一句点拨。

在后来的工作中,我重新审视和认识了纪检监察宣教工作,慢慢感觉到,从事宣教工作要时刻保持一种“饥饿状态”。这种“饥饿状态”,要体现在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重要意义的认识上,体现在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的理解上,体现在对纪检监察机关“三转”的把握上,更要体现在对新时期纪检监察工作新思路、新决策、新理念的学习领悟上。于是,无论是工作还是业余时间,我如饥似渴地把中央和中央纪委重要精神当成武装头脑的“重武器”,把“学思践悟”栏目文章当成汲取理论营养的“源泉”。“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等一系列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理论、新观点,都记在本上,装进心里、填进脑里。

经过几个月的学习领悟,我真切认识到,纪检监察宣传就是要“传递声音、传导压力”,善于通过舆论把中央和中央纪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宣传到位,把涉及群众利益的政策解释到位,把群众关注的热点引导到位,在众说纷纭中凝聚共识,唱响主旋律,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赢得深厚的群众基础。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如何提升新闻宣传的引导力、传播力、渗透力?如何因地制宜创造性开展纪检宣传工作?下一步,还需要继续保持永不满足的“饥饿状态”,不断总结、不断摸索。

作为一名纪检宣传工作新兵,我感到非常自豪,也深知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半年多来的学习领悟,我真切认识到,纪检监察宣传工作就是要持续传递声音、传递压力、传递决心,让群众看得到、听得到、体会得到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果,坚定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信心,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凝聚人心、营造氛围。(陈剑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