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18日,因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我脱下了检察服,摘下了检徽,成为了纪检监察战线上的一名“新兵”。俗话说,“年难留,时易损”。一晃半年过去了,转隶伊始,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执纪方式和监督内容,我也曾经有一些困惑。
“就这么点小事,至于吗?”这是我时常从违纪党员干部口中听到的质疑。起初,我只当这是一套狡辩的说辞,然而有时听得多了,我也开始深入思考这句话。诚然,违纪案件与我之前接触的职务犯罪案件不尽相同,职务犯罪案件涉案金额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而现在面对的多数违纪案件与之相比就有点小巫见大巫。真的需要在这种小问题上花费时间吗?抓住党员干部的小错误不放,会不会得罪人?
带着疑问我和同事交流。“小问题不提醒,容易养痈遗患,别以为是好心,其实那才是真正的害人,是我们纪检监察工作的失职!”同事的一番话,说得我心里一下明朗了很多……
而有一次因工作关系去南郊监狱警示教育基地参观的经历,更是让我深受触动。一名犯人在现身说法时说:“逃亡和监狱的日子里,我才知道,和家人一起吃顿饭,买瓶酱油,买瓶醋,是多幸福的事情,我好羡慕你们,开完会,你们就可以回家了。”年届六十的他边说边流泪。眼前的他头发花白,神情落寞,让人难以想象他曾经担任过某局的“一把手”。
我也是一个孩子的父亲,一位贤妻的丈夫,一双年迈父母的儿子。推己及人,更能体味到他们忏悔里的心酸,更能明白一个“贪”字,葬送了本该美好的一切。假若在事情没有发展到违法犯罪程度的时候,组织能够及时发现,给他们提个醒,或许这一切就可以避免。
“始终坚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实践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真正做到抓早抓小、动辄则咎。”这是杭州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报告中的一段话。仔细想来,这正是组织对我们寄予的厚望,也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宁可现在听骂声,不愿将来听哭声”,让违纪的党员干部认识到组织的良苦用心,理解“防微杜渐”的善意提醒,重新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这才是对他们最真切的关心和爱护。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抓好监督执纪问责,我们责无旁贷。
我现在从事的工作虽然没有办案人员经历的惊心动魄,没有讯问犯罪嫌疑人时的斗智斗勇,我们呈现给大家的往往是一个个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作风建设的制度规定、一份份典型案例通报、一篇篇调研报告,还有一张张数据报表。但是这些看似平凡普通的文书,却饱含着我们全室工作人员的心血、见证着党风政风监督工作稳步前进的足迹。我们的工作就如同那丝丝细雨无声滋润着大地,净化着贪腐之气,潜移默化间让清廉的种子在人们的心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 沈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