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风采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工作动态 > 基层风采
纪检人手记丨练好“笔杆子”,也能反腐败
来源:上城区纪委      发布时间:2017-12-29 09:01:03

2017年初,根据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要求,我告别了工作多年的检察机关,走上了新的岗位——杭州市上城区纪委监委宣传教育室副主任。

我曾在公诉席上奋战十年,指控职务犯罪分子的罪行,将贪官污吏绳之以法;我曾在预防职务犯罪战线上勤奋工作,以案例剖析、专题调查、法治教育来防止腐败的发生。如今让我翻篇归零,从事一份新工作,整天就是写写稿、讲讲课、策划活动、制作宣传资料,从一个着制服、诉罪恶的检察官,成为一个穿便装、写材料的“笔杆子”,这样的我对反腐败事业有用吗?正是怀着这样的疑问,我开始了今年的工作。

我的日常就是写宣传稿件。“纪委是办案子的,宣传教育都是虚的”,“基层对这些不感兴趣”,“任务这么重,哪有时间弄这个”……起初一个月,我一次次听到这样的声音,有的是别人说给我的,有的是我自己问自己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与其想通了再做,不如迈开步子走起来。3月1日,我在本单位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了第一篇具有纪检内容的文章,3月8日,市纪委网站录用了我的材料,4月是省级,6月,《中国纪检监察报》连续刊登了我们办理“全国监察留置第一案”的素材,到了7月,我本人的作品也在《中国纪检监察报》上发表。短短几个月,我对纪检宣传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纪检宣传的成败关键,在于对反腐败的思想认识。反腐败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仅仅是抓贪官、追赃款,不仅仅是查明一宗罪行、履行一套程序,更重要的还在于形成震慑、完善制度、增强自觉。从这个意义上讲,宣传教育的“软实力”,并不弱于执纪办案的“硬手段”,对反腐败事业而言,一支好的纪检“笔杆子”,也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要写有精度的稿件。涉及贯彻中央、省市精神的,必须深入理解内涵,用基层宣传积极回应上级方针政策,切忌说大话、空话、套话。要写有深度的稿件。涉及监督执纪问责的,要深入剖析问题,揭示腐败本质,展现特色亮点,不能泛泛而谈,千篇一律。要写有温度的稿件。要虚心倾听基层党员群众的呼声,真实反映他们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拥护和渴望,以宣传材料助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2017年,我脱下穿了十一年的“检察蓝”,身上少了些威严,多了些亲切。我一次次背着相机和笔记本走访调查,一夜夜在电脑前奋笔疾书,穿过上城区的街头巷尾寻访南宋古都的廉政文化底蕴,踏过碎石砖瓦前往拆迁工地给党员干部讲课……与之相对应,在我身边一些变化也在悄然发生:上级交给我们的纪检宣传任务更多了,基层与我联系工作、上报稿件的主动性更强了,我们举办的活动更受党员群众欢迎了,制作的宣传材料很快就被领取一空。

反腐败也需要“笔杆子”。2018年是新时代新起点,从中央到地方的纪检监察工作也必然有新气象新作为,我要跟上这个伟大的时代,立足本职岗位,服务全局工作,用我的“笔杆子”做好记录、讲好故事,诉说好大家对党的衷心拥护、对反腐败的坚定决心。(上城区纪委  田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