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风采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工作动态 > 基层风采
【纪检人手记】 小小单据不起眼,抽丝剥茧觅踪源
来源:西湖区纪委      发布时间:2018-09-14 17:23:35

“咦,不对啊,这张加油卡的单据流水显示这辆公务车不到一个小时加了两次油,每次都是三百多块钱,怎么可能呢......”

这一天,是我们区委第一巡察组进驻某单位巡察的第九天。五年来的台帐资料、会计账册等堆积如山,组长定下了“普看与细查相结合”的规矩,对于一些重要凭证,必须两人以上共同把关,不能放过任何疑点。

一大早,组员们按照分工,在会议室里各自埋首,认真查阅着台帐,突然听到我的一声纳闷嘀咕,其他人纷纷围了过来,拿起那张单据仔细看。

“是啊,你看单据右上角,这张加油卡有限制车号,2点多钟刚在市区加了三百多的油,隔了不到一小时,在市区另一个加油站又加了三百多,一个小时怎么跑也跑不了三百块钱油吧?”

“这单据是后台电脑流水拉出来的制式对账打印单,数据记载信息应该不会错,这件事十有八九是有问题!”

看来巡察组的成员个个都是“火眼金睛”,这张“不起眼”的小小单据“成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去年区纪委巡察时就发现这个单位在公车管理使用方面存在问题并提出整改要求,现在这方面又出现疑似问题,我们一定要抽丝剥茧、严查细究。”组长要求立即对该单位异常加油情况进行全面核实。

随后,我们马上分头行动,对被巡察单位本级及其所辖十余个二级单位的用车管理情况进行了大排查。组员们奔赴各个加油站拉取明细单进行逐一查看,对部分停车场及出入绕城的连号报销凭据进行严格审查,并结合车辆加油卡的充值使用情况进行“大数据”比对,如此一番觅踪溯源,终于弄清了缘由。

原来,之所以出现可疑加油记录,是因为车辆驾驶员未严格遵守一车一卡管理规定,私下互借专属加油卡,且事后不进行报备说明导致。由此暴露出该单位虽曾发文规范过公务用车的日常使用及管理,给每一辆公车都配备了一张专属加油卡,还另外设置了两张机动加油卡以便应急备用,但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经办人员规则意识薄弱、制度执行监督力度不大、廉政风险防控不力等问题。

事后,我们巡察组也约谈了该单位负责人,要求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制度执行上要不折不扣。

基层巡察就是要善于见微知著、以小见大,好比医生看病,要‘望、闻、问、切’全面诊断,找准病因,对症下药。巡察中更不能放过任何“小疑惑”,只有通过发现一个个“小问题”,找出其共性问题、内在联系,才能使被巡察单位党组织感受到党纪的严肃性,进而在落实主体责任上上紧发条、拧紧螺丝,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巡察工作的“政治体检”和“利剑”作用。(西湖区委第一巡察组 宋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