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亘古不变的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繁盛不息的秘诀所在。我曾以为,家国情怀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那样的时代赋予伟人的特殊使命,平凡的我们,并没有践行家国情怀的历史机遇。
直到去年,我有幸踏上了纪检监察工作岗位,才亲眼看到,身边的一位位纪检人用行动告诉我,家国情怀不是空洞的口号,也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在新的时代,家国情怀可以被诠释出不一样的色彩。
我所在的党风室,工作点多、线长、面广,加班加点是常态。我们周洁主任的儿子今年中考,然而,她却不能像其他家有初三学子的母亲一样,早送晚接,辅导陪伴。平时,我们更多听到的是她拨通电话,说着这样的话语:“你自己好好学习,认真完成功课,等我忙完就回去辅导你。”而这个“忙完”往往已是深夜了。就这样,在我们看来,周洁成了一个老是“放鸽子”的妈妈。
我记得那是二月的一天傍晚,那时候疫情的态势还在不断变化中,整个党风室就像高速运转的一台机器一样,忙得团团转,缺了任何一个零件都不行。可那天下班时间刚过,周主任就抓起背包一路小跑地跟我们说,今天她要先回去吃饭,很快就回来。放下紧张的工作先回家吃饭,然后又在赶过来,这可是从没有过的事情。不过,这个“很快”真的很快,45分钟后,周主任蹬蹬蹬的脚步声又在走廊里响起。后来我们才知道,那天是周洁儿子的生日,她回家真诚的为儿子送上祝福之后就又急匆匆的赶回了单位。周主任说,儿子略显落寞的神情她看到了,但更让她难忘的是父亲安慰儿子的话:“她不仅仅是你的妈妈,也是我的女儿,更是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我们要好好支持妈妈,让她安心工作。”
坚守职责,践行初心。不到1小时的生日饭,浓缩的是为人子、为人母对家人深沉的爱,衍生的是这些平凡的纪检干部对事业的无限忠诚。我仿佛看见,她的身后,杭城大地上万家灯火温馨闪烁。
党风室还有一朵铿锵玫瑰——副主任来炜炜。我刚到党风室的时候,小到文书装订,大到文章结构优化,来主任不厌其烦细心教导,有问必答。
今年5月的一天,来主任正在跟某单位电话确认一份调研材料的有关情况,此时她的手机“滋滋滋”震动起来。待工作电话结束,来主任回拨了过去。原来是母亲告诉她,儿子乐乐突然腹痛,疫情期间外婆又不敢带孩子去医院,无奈之下才拨通了心中记了千百遍的电话。“妈,你先不要急,再观察观察,我这边工作上还有事没忙完,做好我马上回去。”这个“马上”也是在深夜10点以后了。当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时,儿子早已睡去,摸着有点发烫的小额头,作为母亲,她内心是何等的愧疚。焦急的来炜炜一夜没怎么睡,早上7点,她就带着发烧的孩子去医院挂号、抽血、看诊,再匆匆将孩子和老人送回家,而后又马不停蹄赶往工作现场。
面对家人的呼唤,本来不难作出抉择,然而对纪检监察干部而言又是何其艰难?
这就是我身边的平凡榜样,她们的故事并非惊天动地,但真真切切,她们用朴素而具体的行动向我展示了纪检人的“家国情怀”。小家,因为他们更加温暖;国家,因为他们海晏河清。而我,作为一名纪检新兵,愿与所有同仁一道,践行初心、不辱使命,一步一个脚印,扎根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基层实践,奉献在“重要窗口”建设的平凡岗位上,砥砺前行,奋斗不止,将未来的美好愿景变成现实的美丽风景。(杭州市上城区纪委区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 陶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