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风采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工作动态 > 基层风采
【纪检监察人•手记】“失踪”的低保金原来在这儿!
来源:拱墅区纪委区监委      发布时间:2020-09-16 10:42:51

“老沈,我们在扶贫领域专项监督中发现,杨正奎、杨付奎两人近一年的低保补贴都没有拿到。听说一直在你手里放着,怎么回事啊?”电话那头是拱墅区康桥街道纪工委温良星书记,一改往日温和的口吻,严肃地向我发问。

而这“严肃”一问,问出一本我保管已久的存折,也问起了我和杨正奎、杨付奎兄弟俩的故事。

2019年5月21日,杨仙英带着59岁的杨正奎、杨付奎两个哥哥来到经合社,一进办公室就哽咽着和我说:“我也是完全没有办法了,才想着找到村里来,你帮忙想想办法吧!”

杨正奎、杨付奎兄弟俩是我们西杨经合社的股民,两人都属于先天智力三级残疾,只能与人进行简单的交往和交流。杨付奎还患有糖尿病、半瘫等慢性疾病,生活基本不能自理。

兄弟俩的日常生活一直以来都是妹妹杨仙英照顾。但是,由于杨仙英家里突发变故,经济条件一落千丈,无力继续照顾兄弟俩。无奈之下,她来到经合社寻求帮助。

兄弟俩的社保已经停缴,没地方安置,更没人照顾。思来想去,我决定将他们送到养老机构找专人照顾兄弟俩。

可是,联系好养老机构后,费用又成了难题。兄弟俩要退休后才有养老金,目前并无力支付养老机构的日常费用。

“既然群众来找我寻求帮助,就是再困难也绝不能撒手不管。”随即,我与经合社班子成员统一意见后,召开了专题协调会,从亲情和法律角度多方劝说其亲属,最终说服他们尽量凑一笔钱,用于支付这一年养老机构的日常费用。同时,按照兄弟俩可享受的政策,经合社为他们再去申请低保补助。

第一笔低保补助在2019年7月顺利到账。但鉴于杨仙英的家庭特殊情况,这笔钱又不能直接交给她,以防被挪作他用。因此,按照协调会的约定,暂时由经合社劳动保障人员保管存折,会计记账、我作为监事会主任负责监管,形成三方共同监管,待兄弟俩退休后再交于杨仙英,用于之后兄弟俩养老机构的日常费用开支。

于是,便有了开头的一幕。2020年6月19日,在扶贫领域专项监督中,康桥街道纪工委书记温良星按照领取人名单和电话,抽取了西杨社区的低保户杨正奎进行电话回访,但因杨正奎只能简单的表述他一年低保都没有拿到,更说不清其中原因。就这样,街道纪工委一查就查到了我。

转眼一年过去,兄弟俩办理好退休手续领取了养老金。2020年7月,在工作人员及其他家属的见证下,我把保管了一年的存折和现金,共计4万余元,交到了监护人杨仙英的手中。

“真是非常感谢您,谢谢您和经合社的工作人员帮助了我们!” 杨仙英久久地握着我的手感慨地说。

对我来说,这一刻心里也由衷地感到欣慰,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群众的托付背后就是一份期待,对待群众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以心换心,老百姓才会把咱当亲人。作为一名基层村干部,在岗位一天,就要为群众谋一天幸福,脚踏实地地、实实在在地帮群众排忧解难。(拱墅区康桥街道西杨经合社纪委书记、监察联络站站长 沈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