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正值三伏天最热的末伏,虽说是清晨,室外已烈日当空,气温高达37度。早上7:50,我带上笔记本,准备前往南苑街道高地社区。
为切实推动村社监察联络站高效履职,从8月开始,余杭区纪委区监委持续开展监察联络日“角色互换”活动,组织机关干部走村入户换位体验。期间,我荣幸地被选中成为第一批下基层参与“角色互换”的干部。
当天,我互换的角色是南苑街道高地社区监察联络站的坐班站长。
走在前往社区的路上,我的心情忐忑又激动:忐忑的是,自己作为一名年轻干部,对社区情况不熟悉,基层群众如果问起了自己不擅长的问题该如何解答;激动的是,这次角色互换的机会非常难得,我希望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监察联络站作用的发挥添砖加瓦,把好事办好,实事做实。
思绪万千之际,我已经走到了社区居委会门前。一进大门,我们就看到一群大爷大妈在车棚阴凉处纳凉聊天。
“小伙子,你是新来的社区工作者吗?看着有点面生啊!”
“我是区纪委的工作人员,我叫孔佳栋,大家叫我小孔好了。我今天是来体验工作的,当一天联络站坐班站长!你们有什么意见建议都可以跟我反映。”我自我介绍道。
“纪委都是办大案子的嘛,哪有时间管我们老百姓的小事呐?”
“群众利益无小事,老百姓的事情就是我们的头等大事啊!这次活动就是区纪委组织的,让我们深入基层,督促村社更好地为大家服务。”
刚坐定不久,监察联络员华子根端来了一叠厚厚的社区财务原始凭证和工程项目资料:“这是二季度的财务凭证和项目资料,请大家翻阅!”
“咦!小孔啊,这个月怎么比上个月多了一笔6000元的垃圾处理挖机费?我记得之前社区公示保洁招标的情况,明确我们这儿的垃圾处理都由保洁公司承担的嘛?”8组居民组长施良玉对社区集体财务支出提出异议。
我立刻向社区助理会计黄程进行求证,得知这笔挖机费是在处理杭浦高速辅道偷倒的建筑垃圾时产生的。想到近几年集体资金频频出现的乱花滥用问题,我和华子根商量了一下,决定即时去现场看一看。
时近中午,烈日下的高地社区如同刚打开窑门的砖窑,闷热难耐,我们一路快走来到了杭浦高速辅道沿线,还能看到部分建筑垃圾残渣倾斜地放在路边。
在走访部分村民后,我了解到,这块区域垃圾偷倒的情况并不少见,因偷倒垃圾者流动性大,作案时间短,且多发生在夜间,监管难度很大,常常因为调查取证较难而“不了了之”。
于是,我将此事反映给了南苑街道纪工委。第二天一早,街道纪工委便召集城管中队、社区网格长就问题进行专题研讨,并对相关负责人进行了约谈。
后来,我了解到,会后高地社区针对夜间垃圾偷倒的高发时段特点,在保证白天监管的基础上,组织辖区内网格长和热心群众成立了专门的夜巡小组,不定期对高速辅道进行巡查,垃圾偷倒问题有了较大的改善。
再次走进社区参与“角色互换”,已是半个月后,良玉伯一眼就认出了我:“小孔啊,多亏了你,现在我们社区的垃圾偷倒现象基本没有了,大家自我监督,互相监督的意识也提高了,村道更加干净了!你真的要去看看!”送走了良玉伯,我的心情也轻松起来,大伯质朴的笑容是对我的点赞,更是对基层纪检工作的认可。
“角色互换”的体验,让我有机会走出办公室,走进基层,亲身感受“最后一公里”的真实情况。同时,也让我明白了,要走群众路线,就要敢于到到基层“乘风破浪”,做老百姓的自家人。(杭州市余杭区纪委区监委第三纪检监察室 孔佳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