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余杭区百丈镇纪委 章晓旭
前几日,我陪着百丈村的翁奶奶在家门口的超市用手机支付宝“刷”了一袋食盐一瓶米醋。这是老人家第一次通过手机“扫码”购物,当提示机传出“支付成功”的声音时,78岁的翁奶奶开心得像个孩子,拉着我的手连声说道:“方便方便!”。
去年年底,我和镇纪委书记沈利丰一同开展走村入户访民情“三服务”活动。当我们来到百丈村翁连珠老人家里拉家常时,老人跟我们说起了她去银行的“尴尬”事。原来,一周前翁奶奶去银行取钱,因为临近年底,银行办业务的人很多,人工柜台的队伍排得老长。这时,大堂的工作人员开始引导大家通过自助机办理业务,翁奶奶也想试试。但在进行身份验证时,翁奶奶被难住了,机器提示她进行张嘴、眨眼、转头的操作,她根本跟不上节奏,结果只能老老实实再回到人工柜台排了半小时队。
“帮助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我默默地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这句话。
回到镇里后,我请党群服务中心同事帮忙,专门针对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做了一个调查。调查发现,我们镇60周岁以上老年人有2900多人,现在生活富裕了,老年人大多有“智能机”,但通常只会接打电话,有的甚至连微信都不会用,和子女视频聊天也不会,更别说使用支付宝、网上挂号操作了。
看来,像翁奶奶这样不会使用智能机的老年人非常多,我们究竟怎么做才能帮到他们呢?
“晓旭,我记得今年暑假党群服务中心为山区儿童举办了个暑期夏令营假日学校活动,是不是也可以让他们为镇里的老人办个培训班,教他们学习使用智能手机?”同事给我出了主意。
“这个办法好!”我们立刻将建议提交给了镇“三服务“办。
2021年新年刚过,“跨越数字鸿沟,紧跟数字时代”银发补习班在百丈镇党群服务中心开班了。7名青年党员志愿者在现场为老年人提供1对1实操服务,翁奶奶是第一批报名的学员之一。培训班上,志愿者手把手教她操作完,她还认认真真把操作过程记在笔记本上,几节课下来,发微信、上抖音、照片修图、支付宝转账都玩得“很溜”。前几天,翁奶奶给我微信留言,让我下次去村里的时候陪她一起去买东西,给我看看她的学习成果。
后来,党群服务中心的同事告诉我,他们还准备搞“升级课程”,除了教老人网上预约挂号、健康码申领、便捷出行,还要让老人学“直播”,为自己家里的绿色农产品“带货”。
这件事给我的感触很深。作为一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深入群众、服务群众是我们的重要职责,在执纪监督的同时,我们也要善于做群众身边的“有心人”,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目标,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需,从而有力保障基层群众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得到更大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