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非常感谢你们啊,正是因为你们的工作负责,我们村民悬了那么多年的房子终于拿到手了。”年前的一天早上,我接到楼塔镇楼英村村民楼大爷的电话,语气带着感激和欣喜。
说起这件事,还要从之前区委第二巡察组进驻楼塔镇开始。那是巡察进驻期间,我们接到楼英村村民的反映,“村里的一批征迁安置房迟迟未分配,原来设计用于出租的配套店面也未招租,严重损害了村民利益,造成集体资产的闲置浪费!”
接到这个反映的情况后,我所在的巡察组第一时间进行分析讨论,认为事情反映具体,当中是否存在相关部门或工作人员履职问题,初步研判后,组长认为需要进一步调查,立即安排我们分工开展深入调查。
我们来到项目所在地进行查看,发现确实如村民反映的一样,已经造好的大楼没有人入住,也没有进行招商招租。随后,巡察组找到跟项目有关的镇、村干部了解情况。
“这个项目历经五年未安置,最主要是什么原因?”我开门见山。
“主要是硬件设施不完善,导致项目推动不了。”镇干部首先答道。
“这么多年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你们有没有想过办法。”我继续追问道。
“想肯定想,我们也做了很多努力,但解决资金也不是个简单的事,所以一直拖着。”这时,村里的干部抢先回答了起来,但话语中带些无奈。
“是不是主观也有畏难情绪?”我见事情后面还有隐情,继续问。
“多少有吧,毕竟涉及到很多方面的事,不是一下子能办好。”镇、村干部回答。
“这个是关系到村民切身利益的事情,有什么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为难情绪解决不了问题。”听了前面的话,同行的带队领导说道。
随后,我们通过查阅资料、听取意见、走访实地,事情的来龙去脉一点点厘清。
原来早在2012年,楼英村在推进工业项目时征收了部分村民的自留地,村委会决定由经联社出资建造集镇示范小区,一来解决征迁村民住房难,二来配套商铺出租还能为集体经济增收。当时这项福利惠民的政策得到村民的高度支持和称赞。
但项目在推进中却屡遭挫折。先是村里在征地过程中登记的农户信息底子不清、资料不全、分配方案不规范,之后有反映存在优亲厚友的现象,村民反响激烈,安置工作困难重重。2015年11月项目主体竣工后,由于资金问题小区电力工程未完成,导致项目长期不能交付。
事情弄清楚了,接下来就是解决问题。我们将这一问题反馈给楼塔镇党委,并要求反馈结果。镇里对此成立工作专班,挂图作战进行整改。由于时间跨度较长,工作人员变动等原因,工作专班先对村民当年征用的土地大起底,通过几十次的专题讨论,明确了征地底数,奠定了分配方案的第一步。
但下一步安置项目拦路虎——资金问题如何落实摆在镇、村两级面前。
“不能让村民的希望变失望!”巡察组组长态度坚决,他跟我们讲道,一定要紧盯整改进度,督促镇、村两级合力解决资金问题。
最后,经过镇、村两级多方协调,决定由镇里先垫一部分资金,等村里租金收回后归还。资金的大难题解决后,又趁热打铁,借楼塔变电站升级改造时机,与供电部门积极对接,电力配套工程也顺利推进。
工作一步步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工作组还同步制定了安置房分配方案。
“我们专班人员全体无休,充分发挥钉子精神,一次次的分解、讨论和走访,制定出了分配实施方案。为使工作顺利推进,我们专班人员分组走进村民家里,再三论证确定、召开大会、发布公告,做到全村知晓。”在专班全程参与的楼塔镇纪委书记满心欣慰。
2020年9月29日,在等待了5年之后,楼英村第一批47套房子终于顺利分到了43户村民手中,57间店面房也顺利完成招租,在经历了多年的失望、等待、焦灼,这场分房持久战圆满落幕,于是便有了文章开头那一幕。
“老百姓的期待,就是我们巡察工作的方向;老百姓的认可,就是我们巡察工作的信心和动力”。这是我从事巡察工作以来印象最深的一回。(杭州市萧山区委第二巡察组正科级巡察专员 许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