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三都镇某村村民代表,关于刚才的答复,我还有几个疑问。第一个问题是关于村里自建房买卖的问题……”。
“作为举报人,通过你们专业的答疑解惑,我原先对村集体自建房管理主体不明白,现在我基本了解了,下步有关房屋涉及的征地使用、工程招标、资金赔偿等问题我将通过司法途径去解决”。
……
5月11日下午,建德市三都镇政府二楼会议室里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信访答复会。答复会现场,六名村民代表就信访举报相关内容提出了20余个问题,该市纪委、市法院及律师分别作出解答。整场答复会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直至参会村民代表对信访内容没有任何疑虑。
举报人余某某带着乡音说:“建德市纪委到我们镇里来召开的这个二次答复会,我满意。”他边说边在实名答复反馈单上签了字,并对信访二次核查调查结果及反馈态度表示满意,承诺不再重复访、越级访。
“这是一次针对乡镇调查结果不满意的实名信访举报举行的二次公开答复会。”建德市纪委信访室主任李炜告诉笔者,2017年2月,市纪委接到关于三都镇某村原村书记余某的实名举报信,反映余某私自出售农民集体自建房、将政府下拨的30万修路工程款直接汇入个人帐户等问题。市纪委立即将该信转交三都镇纪委进行核查,经核查发现,群众反映的某些问题属实但属民事行为,且并未发现余某有违纪行为。三都镇纪委及时将有关调查结果情况向举报人进行答复,举报人不理解并表示对调查工作和程序不满意。于是有了开头一幕。
李炜还告诉笔者,建德市纪委分析近年来受理的纪检信访数据和原因发现,农村信访占全市信访总数的2/3,而实名举报人认为当地乡镇纪委工作人员在调查时往往会考虑地域人情等因素,导致对乡镇纪委信任度不高,因此对他们的核查程序和结果不满意。这样,就非常容易造成重复访、越级访。
针对此情况,建德市纪委结合基层实际,探索实行对实名举报答复不满意信访件由市纪委启动二次答复工作机制,对信访核查件从程序上、实体上进行再次审核把关,审核清楚后组织市纪委工作人员向举报人进行二次答复。如果行政村(社区)较为复杂的信访件,经被举报人同意后,邀请被举报人所在村的“两委”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及部分村民参与公开答复会,将核查结果公开,必要时邀请公安、检察院、法院共同参与。答复人员必须对与会者提出的问题进行现场解答,并做好相关解释工作,现场答复全程录音录像。
据悉,今年以来,建德市纪委共受理信访重复访45件次,占总信访量19%,同比下降14%。(陈琪芳 叶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