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风采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工作动态 > 基层风采
杭州余杭:把矛盾问题化解在基层
来源:杭州廉政网      发布时间:2019-04-22 16:36:01

越级访和重复信访占比连续4年下降,越级信访占比连续4年杭州全市最低;近三年来,全区61个村无信访举报,82.65%的涉农信访举报一次性办结,杭州市余杭区纪委区监委信访工作交出亮眼的成绩单。

近年来,杭州市余杭区纪检监察机关进一步推进阳光办信,牵住属地责任牛鼻子,聚焦突出问题强化制度建设,在努力解决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和澄清保护干部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创新,将矛盾问题化解在基层。

信访检举平台延伸到镇街

“您好,这里是临平街道纪工委,请问您有什么问题要反映?”上班一大早,余杭区临平街道纪工委书记李亮亮和专职监察员盛敏健在街道纪检监察信访接待室接待了一位举报人。

日前,余杭区纪委区监委下发了《关于推行全区纪检监察机关来访接待场所标准化建设的通知》,要求各镇街按照“十有”建设目标开展纪检监察来访场所标准化建设,结合之前各单位制定的本单位信访举报工作制度,构建了镇、街层面的“信、访、网、电”检举举报平台,实现了区、镇街两级纪检监察组织信访举报受理、办理一盘棋。

在区纪委区监委指导下,各镇街纪(工)委、监察室将所属党员、党组织和行使公权力的基层有关人员纳入监督范围,并明确了“五受理、三不受理”原则。

“所有接受信访举报件均需经过集体研判,凡是受理的举报均应录入《信息管理系统》接受上级纪委、监委监督。”余杭区纪委信访室主任陈海林介绍,“对反映纪检监察业务范围外问题的,要求镇街做好宣传引导和解疑释惑工作,引导向有处理权的部门反映,争取信访人的理解和信任。”

举报人对办理结果有异议的,可以申请复查复核再次办理,申请公开答复公开‘晒’结果。

公开是化解矛盾的良药

“如果你们还是像街道一样,用一纸情况说明来糊弄我,不要说区纪委,市纪委、省纪委,我也会去的。我既然实名举报了,就要较较真!”在余杭区纪委信访举报接待点,举报人对接访人员愤愤地表示。

事情源于举报人反映本村村干部侵占集体土地征地赔偿金。虽然所在街道作了调查回复,但因举报人不服,余杭区纪委指定相邻的黄湖镇纪委开展二次调查。两次调查结论一致:该村征地款账目清楚,资金去向明确,不存在违纪违法行为。

但怎么才能让信访举报人信服?

“公开是化解矛盾的良药。”黄湖镇纪委书记姚国兴说,在征得举报人同意后,专门召开信访举报公开答复会,邀请举报人、被举报对象、村监会成员、党员村民代表参加,由专业的财务人员现场解答疑问。

“这笔钱我确实拿到过”“这个字是我本人签的”“这个帐很清晰”……在举报人的监督下,经过现场核对,所有人员确认账目清楚,并不存在举报人所反映的问题。

公开答复之后,工作人员又到举报人家里进行家访。“这次纪工委这么‘较真’,让我参与了整个调查过程,我也总算是把事情弄明白了。你们也帮我说了很多公道话,我很满意。”

阳光办信、公开答复有效缓解了全区重复信访、越级信访的问题。为切实保护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合法权益,消除因诬告陷害、误告错告等失实举报产生的不良影响。

为有担当者伸张正气

“同志,我是来承认错误的,我之前的举报是一时冲动,我现在认识到错了……”近日,余杭区纪委信访接待室迎来一位特殊的“举报人”。

原来,三个月前余杭区纪委收到一封实名来信举报,反映余杭区东湖街道一社区书记武某在该村拆迁期间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调查组通过三个月认真细致的调查,还原了信访中所提到的相关问题真相,举报问题实施,并将调查结果当面反馈给信访人。

不料,信访人对反馈结果不仅不满意,还一直说纪委包庇社区干部,对武某的工作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为还干部一个清白,余杭区纪委信访室联合东湖街道纪工委在街道和社区开了两场不实举报听证会,为武某撑腰鼓劲。

“农村工作事无巨细,难免有群众产生猜疑,经过组织慎密调查,证明了我的清白,也打消了群众的猜疑,我从心底里感谢,这次举报也提醒我们今后的工作要更细致、公开。”武某说。

“我们欢迎群众监督、举报,20个镇街均设立了纪检监察信访举报接待室,由专人接待,举报电话、举报地址均向社会公开。”余杭区纪委区监委相关负责人说,“对于捏造事实诬告、恶意举报的行为,交相关部门依法处置。”

2018年以来,余杭区纪委通过信访件办理,澄清问题671个,保护干部264人次,6名恶意非法举报人被刑事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