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风采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工作动态 > 基层风采
富阳:用“孝善之风”化解基层信访纠纷
来源:富阳区纪委区监委      发布时间:2020-05-28 09:59:49

杭州市富阳区渌渚镇是南宋著名孝子周雄故里,由其催生的传统孝善文化滋养了当地的乡风民风。近年来,富阳区通过融合地方浓厚的孝善文化,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成立“孝善平安工作室”,因地制宜实施基层矛盾化解“最多跑一地”机制。

富阳区渌渚镇莲桥村村民包阿姨曾多次向区纪委监委、区信访局、镇纪委、监察办举报反映村干部未及时发放土地补偿款,存在不作为情况,但调解却一直“不尽人意”。

镇纪委调查了解到,2018年9月莲桥村实施土地复耕项目时,需征用包阿姨原老房子门前18.5平方米的地块,但该地块与其丈夫的亲弟存在权属纠纷,经村组织调解多次未果,导致无法发放土地补偿款。

“因为这事,原本和睦的兄弟成了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仇人’,我们可以抓住这个点来进行调节。”

“弟于长,宜先知。兄弟之间和睦相处是我们孝善文化所倡导的。”

“他们一家五兄弟,我们可以请来另外三家一起参加调解。”

……孝善平安工作室的第一次碰头会,大家达成了共识,希望唤醒兄弟之间的情义,重归邻里和睦。

第二天,兄弟俩经过孝善平安工作室调解终于放下了恩怨,最终达成协议,明确该地权属,包阿姨一家满意地拿到了属于自己的补偿款。

在人员配备上,孝善平安工作室不仅由富阳区公检法司等部门和乡镇派员联合办公,构建部门协同参与的纠纷解决格局,还招募了当地老党员、老干部、热心群众,为解决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提供经验。

“得益于孝善平安工作室‘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模式,精准化解许多重复信访和累积多年的矛盾纠纷,提高工作成效,极大地减轻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工作压力。”渌渚镇纪委书记、监察办主任孙萍表示。

在渌渚镇新岭村,渌渚镇纪委通过孝善平安工作室,帮村民叶大伯的女儿找回了“耽搁”十六年的的“口粮田”。

叶大伯长期在外经商,自家的田地也由他人代为管理。2017年回村后,他对照户口本家庭人口计算“口粮田”面积,发现缺了女儿的“口粮田”。由于时间久远,归档资料不全,村委和当时划田的会计叶某都无法查清田亩情况。情急之下,叶大伯向渌渚镇纪委、上级部门举报叶某在担任会计时将其女儿的“口粮田”占为己有。

经调查发现,叶大伯女儿在1996年外嫁其他乡镇,户口未迁出。1999年,新岭村土地调整时,村委将其女儿“口粮田”划出。同年,其女儿所嫁村以户口未迁入为由,未给予分田,造成其自那时起没有“口粮田”情况属实。

由于涉及十六年前的政策处理,渌渚镇纪委会同孝善平安工作室进行了调处。通过调解确认,新岭村理应划分田给叶大伯女儿,因村没有多余的田亩分配,经村研究决定按村集体租用叶大伯女儿田亩数方式给予16年经济补偿。自此,十六年的“口粮田”终于有了着落。

截至目前,孝善平安工作室共受理化解矛盾纠纷75起,主要涉及经济、财产、侵权、邻里等纠纷,化解率100%。由此,纪检信访案件也呈现下降趋势,初信初访办结率和化解率98%,化解重复信访案件20余件。

“孝善文化滋养乡风民风,乡风民风推动基层治理。在依法依规妥善处理涉及邻里纠纷的纪检信访基础上,我们弘扬守望相助、崇德修睦的乡邻美德,将乡村振兴体现在乡村文明的传承和进步中。”富阳区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胡志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