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拱墅区纪委聚焦信访举报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乱作为等行为,严把受理关、办理关、审结关、反馈关、考核关,集中整治信访举报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全力助推信访举报工作提质增效。1-5月份,全区信访件总量同比下降72.62%,其中:检举控告类同比下降51.06%,重复举报同比下降66.67%、越级访举报同比下降50.68%,有效发挥了主渠道和前哨的作用。
严把受理关,谨防不作为。畅通信访渠道,变上访为下访,每月赴矛盾多发点、信访高发点的街道、社区主动接待群众,全面进驻区信访超市,落实群众最多访一地。2019年共赴8个街道、社区,现场接待群众82人次,收集问题35个,发放宣传资料163份,切实方便群众,同时也大力宣传纪检监察信访举报知识,从源头上做好受理关。
严把办理关,谨防慢作为。实行三色预警机制,对于超期办理信访件,分红、黄、绿“三色预警”督办机制,提高信访件问题线索处置效率。同时,落实区级纪委少交办,多自办的要求,全年共有涉及区管干部以下的68件信访件,其中40件上提一级由区本级纪检监察室处置,占比58.82%。
严把审结关,谨防乱作为。改变以前信访室审核信访件的原有模式,变更为由纪检监察室统一审核信访件。同时,所有检举控告类信访件办结,必须经过问题线索处置会集体商定,由区纪委书记签字同意才能予以了结。
严把反馈关,谨防假作为。坚持实名举报信访件面对面反馈的基础上,全面实行匿名举报件适度范围内公开,从而达到息访目的,也为部分干部澄清事实。2019年办理的12件匿名举报件经适度公开后,至今无重复举报情况发生。
严把考核关,严防虚作为。以“一件一评”方式,从办理时限、延期手续、调查方案、调查报告、证据材料、反馈情况、领导退件、难易系数、实名举报、双向承诺等十个方面对10件信访件进行量化评分,每季度通报,并列入年底大党建考核,倒逼办信单位不断提高办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