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之旅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廉洁文化 > 清风之旅
一曲溪流一曲烟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里的清风廉韵
来源:杭州廉政网      发布时间:2020-04-10 10:10:07

3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就西溪湿地保护利用情况进行了考察调研。西溪湿地不但有着幽雅迷人的自然风光,在千百年来的历史浸润下,她的人文韵致也同样熠熠生辉,在“一曲溪流一曲烟”的桃源美景中,还有这样一条清廉文化教育专线。近年来,西溪湿地清廉文化教育专线通过挖掘蒋相公祠、清平山堂等历史文化积淀,采取立体浸入式体验教育方式,传递清廉文化,弘扬清风正气,引导全社会向上向善。


       今天,让我们一起乘坐“清风号”游船,开启一场“清廉之旅”,感受这条西溪湿地里的养德养心的清廉文化教育专线。

河渚塔

       杭世骏是杭州历史上一位颇有才华、值得称道的文人,为人耿介,敢于直言,世称“杭铁头”。清咸丰年间文人学士敬佩先贤杭世骏的才学人品,于是集资在河渚厉杭二公祠内筑石塔纪念,又称“杭公塔”。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实施后,河渚塔异地重建,日月同辉,四季皆美,最适合极目远眺,登高怀远。

蒋相公祠

       蒋相公祠位于西溪湿地河渚街区域,世称“蒋公庙”,是后人为纪念宋代乡贤蒋崇仁、蒋崇义、蒋崇信三兄弟坚守道德高地、坚持公平买卖、救济百姓六十余载的感人事迹而设立的。蒋相公祠占地32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为明清传统三进式建筑。“蒋相公小传”通过碑刻形式,展现蒋氏兄弟“性醇厚、喜赈施、存仁心、行好事”的生动故事,让广大党员接受家风文化熏陶。

       蒋氏兄弟言传身教,为后世子孙立下了“敬天地”“报国家”“孝父母”“亲兄弟”“和夫妻”的十五字蒋氏家训,“德仁义信”淳朴的平民道德典范传颂至今。蒋氏“德仁义信”家风影响着一代代西溪人,如今在西溪湿地的北面还有以蒋氏兄弟名字命名的弘德路、崇仁路、崇义路、崇信路,一条条普通的道路却蕴含了深刻的精神内涵,蒋氏优良家风将代代传承。

三深大会堂

       三深大会堂是蒋村乡民当年隆重集会的场所,历史印记深厚,至今仍能在斑驳的墙壁上看到意味浓郁的年代标语。堂内常年开设清廉书画摄影展,通过廉政书画、廉政漫画故事等形式,向全社会传递清廉之风。

龙舟陈列馆

       西溪的蒋村龙舟历史悠久,始于唐宋,盛于明清,源远流长。清代乾隆皇帝御赐“龙舟胜会”,当地更有“划龙船体强庆丰年,观龙舟吉利保平安”的民谣,地方特色浓郁。2011年,蒋村龙舟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舟不仅承载着中国的历史与文化,更是民族团结奋进的象征,代表着砥砺拼搏、奔竞不息的精神。

清平山堂

       清平山堂原为钱塘望族洪钟之孙洪楩的藏书楼,现为西溪湿地综合保护时期根据史料复建的仿明代建筑,占地990平方米,建筑面积710平方米。洪楩是明朝嘉靖年间著名的藏书家和刻书家,出生于西溪以“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纪祖孙太保五尚书”而传世的钱塘望族。洪楩官品不高人品高,一生与书相伴,爱读书、乐藏书、喜刻书,开创的清平山堂刻书坊和刻印的《清平山堂话本》《路史》等众多书目举世闻名。清平山堂古朴高雅、环境清幽,设有清风茶室,陈列古代文献和廉政书籍。在清平山堂雕版印坊,可以亲身体验雕版技艺,印制“德”“仁”“义”“信”“廉”等主题字,还可参与“万人书廉”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