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之旅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廉洁文化 > 清风之旅
到钱塘江畔,品味“清风海塘”的文化神韵
来源:江干区纪委区监委      发布时间:2020-05-14 18:00:07

滔滔钱江水,悠悠古海塘。古海塘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是钱塘江河口两岸平原的御潮屏障,正是有了海塘的守护才成就了“钱塘自古繁华”。

2020年1月7日,作为目前唯一的国内海塘遗址类博物馆,位于江干区九堡文体中心的杭州海塘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总面积6200平方米,以一段现存的明清海塘遗址为核心,包括遗址厅、海塘文化厅、临展厅和非遗厅(馆),多维度展示了杭州钱塘江海塘的历史变迁、文化内涵和价值。

曾经湮没去的抗潮石塘与志功碑铭,又一次遥望相对,在沉默中见证着这座城市的筑塘往事。回顾这段捐资襄助海塘修建、督理钱塘江海塘工程的往事,“清风海塘”的文化神韵萦绕心头。

海塘“廉”魂


步入博物馆一层,迎面而来的是海塘的大气磅礴与震撼心灵的视觉体验。

这里的遗址厅是整个博物馆的核心部分,通过海塘遗址实景展示、LED影片播放,感受人们保卫家园的坚定决心与无穷力量。


海塘“廉”忆

二层海塘文化厅,以“沧海桑田隔一堤”为主题,设潮涨潮落、塘筑千年、涛声依旧三个单元。展陈海塘相关实物、模型、动画,体现人与自然共生共享的生存理念,提炼出“勇立潮头•大气开放•互通共荣”的钱塘江文化新内涵。同时,通过讲述筑塘历史,展示清廉工程的时代意义。

钱镠: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

五代吴越时期,钱镠王采取“竹笼筑塘”法修筑“捍海塘”,开创了海塘筑塘史上的首次大变革。据史料记载,《钱氏家训》中“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的廉政思想,和我们今天“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阐释一脉相承。

朱智:自愿筹资兴修钱塘江海塘和六和塔工程

朱智,浙江钱塘人,光绪五年任兵部侍郎,七年病免回钱塘。光绪年间,钱塘江石塘坍塌,朱智“自愿分年措资,独任建修”堤坝和六和塔工程。孜孜砣砣,朝夕念兹,以至于他去世之前叮嘱家属,“悉心经理”,“早竣全功”。在他去世的第五个年头,其孙朱应鹏终于实现其遗愿。时任浙江巡抚不无感慨地奏称:“此系独力捐办义举工程,断无不实,且始终未动公款”。

海塘“廉”韵

来到四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只见杭罗织造技艺、传统戏剧服装制作技艺、江干剪纸、蛋雕等12项适宜互动教学的非遗项目展呈错落有致。其中的“廉”文化作品栩栩如生、富含韵味……

清风徐来,闻海塘“廉”花开。一起走进海塘,传承海塘精神,弘扬清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