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在杭州余杭,有一座四无粮仓陈列馆,它纪念了余杭老一代粮食人不畏艰苦、夜以继日地工作,创建全国首个“无虫粮仓”的光辉历史。
1954年,余杭老一辈粮食职工在“无虫”的基础上又创建了以“无虫、无霉、无鼠、无雀”为主要内容的“四无粮仓”。登房顶、端雀窝,爬地垄、堵鼠洞,灭鼠保粮、虫口夺粮……通过不断学习治虫保粮知识和反复实践,摸索出“六大法宝”保粮经验。全县80座粮仓,有55座粮仓达到无虫粮仓标准,老一代粮食人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创造了奇迹。
“余杭四无粮仓陈列馆”馆名由著名杂交水稻袁隆平院士题写
“四无”粮仓陈列馆创建于2009年,是一座集粮仓文化、粮油文化和粮食廉政文化于一体的专业陈列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全国中小学爱粮节粮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全国粮食安全教育基地,浙江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粮食系统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杭州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以及余杭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陈列馆内现今完好保存了4栋单体建筑,均坐北朝南。陈列馆总占地5.4亩,展馆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馆名由著名杂交水稻袁隆平院士题写。陈列馆共分为“历史建设展区、垄木板仓展区、粮油文化展区”三大区块。
(历史建设展区——粮仓发展史)
(历史建设展区——保粮模范事迹)
(历史建设展区——荣誉展示)
历史建设展区通过大量图片(当时的珍贵照片)和实物(奖状、锦旗、书籍等)的展示,反映上世纪五十年代老一辈们创建“四无”粮仓的历史。其中保粮模范喻传秀、邢福河、汪柏铭、虞维忠、高金浩等人还应邀进京,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领导人的接见。
(地垄木板仓展区——房式仓第一栋)
(垄木板仓展区——房式仓第二栋)
(地垄木板仓展区——仿制品陶仓)
地垄木板仓展区中2栋为清道光年间的老式木房,于建国初作木板地垄仓,为房式仓,现作为仿制品陶仓的陈列展区展出。这处原是一幢古老的宅院,原名“义园”,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原为仓前章姓人家的“义庄”,后成为私塾,日本侵华战争之后私塾不办,1950年将此宅改为粮仓,改建成了地垄木板仓,属原余杭县仓前区粮库第一分仓。第一栋木板仓当年储放散装粮80吨,第二栋木板仓储放散装粮70吨。这两座粮仓于一九五三年实现“无虫”粮仓,是余杭县55座首创“无虫”粮仓的仓库之一。
(粮油文化展区——全国粮仓模型沙盘)
(粮油文化展区——农作用具展示)
(粮油文化展区——粮油票证展示)
粮油文化展区,是二十世纪60年代按苏联模式加建两栋平房,为苏式仓,外观矮矮胖胖,又名矮胖仓,当时粮食储藏量为2500吨左右,现作为展区集仓储漕运、农耕文化、粮油加工、粮油票证以及廉政文化为一体进行展示。
余杭“四无”粮仓,见证着新中国第一代粮食人的伟大创举,诠释着“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坚定初心,传承着老一辈粮食人的“四无”精神。让我们在这里感受粮食人的根和魂,也在这里重温一段开创新中国现代粮食仓储事业的难忘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