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之旅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廉洁文化 > 清风之旅
运河湖畔的红色记忆——鸭兰村党支部旧址
来源:临平区纪委区监委      发布时间:2021-08-05 15:38:51

在杭州,有一条大运河,它碧波荡漾,冲刷出了一个叫临平的地方。在临平的深处,有一个“只有鸭子才能游进去”的水乡村庄,叫鸭兰村。村内鸭兰港与大运河相通,河道纵横,虽然不大,却有着一段特别的红色记忆,在这里诞生了杭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鸭兰村支部。鸭兰村支部的成立犹如在杭县西镇地区响起的第一声革命春雷,它引导着当地万千农民开展轰轰烈烈的革命事业。

2001年6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前夕,中共鸭兰村支部旧址残墙西侧竖起了一块纪念碑。2007年,为纪念鸭兰村支部成立80周年,2000平方米的旧址广场建成开放。2018年7月,鸭兰村党支部旧址陈列室结束为期半年的修缮。重新对外开放。

走近鸭兰村支部旧址,一眼望到的是江南水乡最常见的民居——两层楼,四间房,砖木结构,朴素的白墙黑瓦,简单的木栅梁柱。屋子坐北朝南,面宽12.5米,进深7.5米,墙上“中共鸭兰村支部旧址”几个大字苍劲有力。斑驳的墙面似乎在诉说着它所经历的热血往事,最闪亮的是沧桑斑驳的墙壁上那金色党徽。

进入室内,整个旧址面积大约200平方米。共分两层,一层由序厅、余杭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建立后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和改革开放四十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七个部分组成。

1927年6月,时为中共地下党员的马东林在鸭兰村党员马九成家主持召开党员会,宣布成立中共鸭兰村支部,就这样,余杭(时称杭县)农村第一个党支部诞生了。该党支部建立后,通过农民协会,宣传、组织、发动本村和附近农村农民,开展减租减息等革命活动,并号召群众参加农民协会。自此,革命的火种在杭州扎下了坚实的根基,为之后的杭州抗日解放储备了力量。

二楼则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在余杭境内开展的各项革命活动,主要介绍了余杭党的基层组织初期发展的光辉历史,还配有专门的讲解员。在图文并茂的革命历史陈列馆展厅里,借助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随着讲解员耐心细致的介绍,仿佛置身于那激情澎湃的峥嵘岁月,革命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艰苦奋斗的光荣历史似乎就在眼前。感受着余杭区地方党组织的诞生、发展、壮大的过程,似乎回答了为何中国共产党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何中国共产党能由弱到强,带领着广大人民群众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

如今,中共鸭兰村党支部旧址已被列为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临平区党史馆、临平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革命圣地,并于2021年入选浙江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杭州市30条“红色精品研学线路”。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运河水依旧滔滔不绝,见证着时光的流逝和历史的波澜;鸭兰村支部旧址依旧静静矗立,向人们诉说余杭地方党组织诞生、发展、壮大的曲折故事,鞭策着人们自我鞭策、砥砺前进。而广大党员们也将站在“两个一百年”的新起点重新出发,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继续奔赴新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