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之旅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廉洁文化 > 清风之旅
为了最后的胜利 新四军两渡富春江
来源:富阳区纪委区监委      发布时间:2021-09-17 18:06:19

杭州市富阳区常绿镇大章村位于诸萧富三界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曾是兵家必争之地,然而一批批革命烈士在这里演绎了军民同心、共同抗日的历史故事,尤其新四军两渡富春江惊心动魄的场景至今仍为老百姓口口相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图为新四军两渡富春江纪念馆

2021年6月10日,占地2120平方米的新四军两渡富春江红色研学中心在富阳区常绿镇大章村正式启用,该中心共有序厅、中共中央发展东南战略决策、新四军苏浙军区一渡富春江、新四军苏浙军区二渡富春江、路西抗日根据地、军民鱼水情、功绩载史册和尾厅八个版块组成,以时间为脉络全面系统地介绍新四军两渡富春江的历史概况和主要事迹。

图为:新四军后代在开幕仪式上的发言

图为序厅

走进场馆,“为了最后的胜利”七个大字赫然立于眼前,而入党誓词则不断提醒着每一位前来参观者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践行一名共产党人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

图为中共中央发展东南战略决策

再往里走,来到“中共中央发展东南战略决策”板块,这里详细介绍了新四军两渡富春江的历史背景:1941年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作出开辟浙东战略基地和发展东南的重大战略决策的大背景下,华中局和新四军开辟了浙东抗日根据地和浙西抗日根据地。

图为1945年2月苏浙军区成立概况

为了响应中共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1944年12月26日,粟裕亲自率领新四军第一师南进部队于年底到达浙江长兴县仰峰岕和十六旅汇合。1945年2月5日,新四军苏浙军区在长兴县槐花坎温塘村宣布成立。

图为“新四军苏浙军区一渡富春江”板块概况

图为新四军一渡富春江半景画沉浸式空间

“新四军苏浙军区一渡富春江”板块介绍了新四军四纵十一支队于1945年5月19日,成功渡过富春江的历史故事。一渡富春江半景画沉浸式空间,通过大型绘画、地面塑形以及雕塑等艺术手段,重现在1945年关键背景之下,四纵队十一支队先行渡江,进入金萧地区布置情报、筹集粮款,打通与浙东纵队的联系,为后续主力向东发展做准备,护送张翼祥(任二纵队副司令员)等数十名干部到浙东工作的紧张时刻。

图为展馆播放新登战役短片

走过“新四军苏浙军区一渡富春江”板块,首先看到的便是1945年5月29日,为打乱国民党顽军的部署,苏浙军区组织发起的新登战役,该战役历时七天,取得了辉煌战绩,为四纵二渡富春江开辟了通道。


图为“新四军苏浙军区二渡富春江”板块概况


图为参观人员观看二渡富春江影片

来到“新四军苏浙军区二渡富春江”板块,除了可以看到图文介绍外,还可以走入影厅观看1945年7月31日晚新四军二渡富春江激烈战斗的影片。

图为新四军四纵、二纵在常绿镇大章村章氏祠堂成功会师

走出影厅,在右侧可以看到1945年8月2日新四军四纵与前来接应的二纵三支队、金萧支队再度会师富阳县大章村的历史场景。展出的《会师大章村》油画,直观展现了众部队胜利会师的宏大场景。

图为“路西抗日根据地”板块概况

走到二楼,便来到了场馆的第四板块“路西抗日根据地”。在这里,可以了解到当年路西抗日根据地建立的历史背景和发展:1945年2月,金萧地委根据浙东区党委打通浙东与浙西联系使之连成一片的战略意图,决定建立中共路西县工委,同月下旬,金萧地委又建立路西自卫大队,积极开展游击战争,路西敌后抗日根据地初步形成,其面积为1000平方公里,人口18万。

图为当地百姓送别新四军感人场面

图为《铁血新四军 柔柔爱民心》连环画

再往前走,便来到“军民鱼水情”板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1945年8月13日新四军四纵队奉命北返时当地百姓含泪送别新四军的感人场面。雕像西侧以连环画形式展现了“铁血新四军 柔柔爱民心”场景。

图为英雄人物展区

接着来到“功绩载史册”板块,这里详细介绍了新四军苏浙军区第四纵队与前来迎接渡江的第二纵队近万名指战员在富春江两岸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当中走出了20多位将军和地方领导干部,300余名指战员更是将自己的热血和生命留在了富阳,永远地保卫着这一方水土。 

图为尾厅

最后,来到以《富春江上铁流涌 薪火相传民族梦》为主题的尾厅。此空间运用环幕,配合长城造型及地面屏的展示形式,展示了在抗战的烽火岁月中,富阳见证了新四军二渡富春江,贯通浙西、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历史场景。富阳,作为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见证,必将与新四军的丰功伟绩一起永载青史,彪炳干秋。

图为新四军后代参观新四军两渡富春江红色研学中心

新四军两渡富春江红色研学中心启用以来,已经成为党员群众学习党史,传承艰苦奋斗、勇于斗争等革命精神的“打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