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有两个新闻让笔者有些思考。
一是广州“最大贪官”张新华被判死刑, 坊间拍手称快,官场为之一震。毕竟,贪官被判死刑近年在广东乃至全国都鲜有;二是佛山市纪委首创“巡查制度”,并在当地国资系统与国土规划系统推广“廉政风险科技防控平台”试验效果显现,叫停了违法违规审批20项。
党的十八大后,反腐风暴一浪接着一浪。本月初,广东省纪委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立案查处的党员干部人数已接近万人,其中厅级干部78人。前者相当于十八大前5年广东查处党员干部总和的一半,后者则超过一半。
这些数据意义在哪里?闲谈及此,有纪委干部对笔者说,围观没什么意义,纪委监察部门的工作有时是个悖论,查处干部越多就是纪委工作业绩越好?“另外,个人对一些干部也很惋惜,他们工作很有办法,也干了很多实事,就是没有管住自己权力的‘手’把自己毁了。如果能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可能能多一位廉官,国家也少一些损失。”
那么如何“防病”?佛山用法治思维“巡查开路,防控跟进”的做法值得参考。
佛山针对重点国有企(事)业单位“巡查”,本质上巡的是依法依规办事。巡查就像针对重点隐患“廉政体检”,通过“体检”查“病灶”,查办案件摘“毒瘤”,廉政防控强“肌体”,其目的是让被巡单位及干部“廉政健康”。
再看“廉政风险科技防控平台”,将各单位核心工作一道道的法规制度,通过科技手段变成一个个“哨卡”,只要有一个“卡”通不过,事项审批或内部流程就被叫停,这样大大降低了权力取代制度的风险。可见,科技手段是该平台外衣,“魂”就是依法依规治理。而只有一个个主体依法、依规办事,才可能一点点归聚成“依法治国”。
在笔者看来,反腐倡廉的新常态应该是一边“治病”,一边“防病”,让党员干部不敢贪、不易贪、不想贪。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所说,监督是对干部最深切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