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要闻 > 全国要闻
法制晚报:基建成高校腐败“重灾区”
来源:法制晚报      发布时间:2015-02-05 15:33:02

  全国教育系统职务犯罪案件中,基建工程领域案件占2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政课题《高校基建领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研究》显示,高校基建腐败有多达58个廉政风险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政研究所副所长杜治洲表示,防治高校基建领域腐败,必须尽快建立高校基建项目主要负责人廉政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反腐专家庄德水提出,对于一切基建领域的行贿者和受贿者都要记入黑名单,禁止他们的市场参与资格和决策资格。

  现状分析 总投资动辄几亿 违纪处理结果公示少

  课题组在教育部直属及北京市属54所高校中发放调查问卷,回收52份,发现这些高校平均每年花费在学校基本建设方面的金额多在5亿元以下。其中,年均基建投资在5000万元以下的学校有16所,投资在5000万元至 1亿元的有16所,1亿元至5亿元的有20所。

  从立项到建成使用周期来看,有时长达几年。工程立项、采购和施工三个环节,权力基本都集中在同一个职能部门(通常是基建处),容易导致权力滥用而发生腐败。

  在公示环节中,进行网上公示最多的程序是招标公告(44所),接下来依次是采购结果公告(32所)、招标文件(10所),违法违纪调查处理结果和工程结算审计报告均只有一所学校进行公示。

  腐败特点 为逃避处罚把同事拉下水

  高校基建腐败的行为主体多为学校分管领导、基建部门领导或直接经手人员;涉案人员通常多次、连续作案。

  如南京财经大学副校长刘代宁,在三年间先后10次收受人民币14万元、价值2000元的超市购物券和1部高档手机,收受贿赂的次数竟高达78次。

  此外,由于工作关系和私人关系,容易在上下级之间形成关系密切的团体,为逃避处罚,犯罪分子会想方设法将本单位其他工作人员拉下水,避免其检举、揭发。

  课题组分别对15所高校的工程技术人员、监理人员、行政运行人员、监察审计人员和行政负责人进行了问卷调查,汇总出易发生廉政风险的基建领域的五个阶段,包括项目立项、采购方式的确定、招标过程、合同管理和施工及验收,共梳理出多达58个风险点。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说,防止高校基建领域腐败,就要建立健全社会征信机制,对于一切基建领域的行贿者和受贿者都要记入黑名单,禁止他们的市场参与资格和决策资格。同时,还要实行基建项目负责人终身负责制,让决策者、承建者和监督者等都对工程质量负责。

  课题组认为,凡是重大问题都要经会议集体研究决定,不能个人说了算。凡涉及工程招标、合同签订、工程重大变更、大额工程款支付等相关内容和事项的决定,均要基建、监察、审计、财务四方共同会签把关,或共同参与讨论研究并形成会议纪要,确保权力规范透明运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政研究所副所长杜治洲表示,要尽快建立高校基建项目的立项、采购、招标、验收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公开制度。

  可制作《高校基建领域重大事项集体决策记录本》,由专人负责对招投标文件的编制、招投标信息的公开渠道和入围队伍的遴选方式等作详细记录。(记者 汪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