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卡方便、退卡及时,小小一张门禁卡虽然只有几十块,也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的利益得到了维护。”近日,家住杭州市临平区乔司街道的刘女士因为个人原因需要解除租房合同,当她凭门禁卡去村委办理退租手续时,当场便收到了系统自动退回的押金。这笔押金,是临平区为加强出租房屋安全管理推行的村社智能门禁系统,租户向村社申领门禁卡时缴纳的门禁卡押金。门禁卡押金的及时退回,得益于临平区纪委监委今年开展的村社出租房智能门禁卡押金收缴管理专项治理。此前,临平区纪委监委在查处乔司街道五星村巡防中队原副队长熊某某利用职务便利挪用门禁卡押金案件中发现,门禁卡押金存在持卡人“忘了退”、办卡金额小“懒得退”、退卡手续复杂“难以退”等问题。虽然门禁卡押金单笔金额较小,但“积少成多”也存在不小的廉政风险点。对此,临平区纪委监委运用类案同查思路,在全区开展出租房门禁卡押金问题专项治理。
“我们充分运用公权力大数据监督手段,构建‘数据分析—建模预警—联动核查’一体化工作机制,有效提升门禁卡押金相关问题的发现及核查质效。”据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区纪委监委第一时间调取智能门禁系统运营公司底层建卡数据,并会同区农业农村局等单位,通过“实地走访+会商研判”等方式,对押金收取及退还凭据、存放及处置情况等6大类核心数据进行归集,针对各环节可能出现的职务侵占、资金挪用等问题,探索构建“村社智能门禁系统门禁卡押金应交未交”红色预警模型,最终查实涉门禁卡收费问题线索21条,立案7件,处理处分9人,挽回群众损失60余万元。
“纸质票据查询不便、监管不及时是门禁卡押金挪用案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临平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深化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该区纪委监委第一时间向区农业农村局提出纪检监察建议,指出村集体经济组织票据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数字化监管、规范收支渠道等具体建议。
随后,在该区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区农业农村局坚持标本兼治、系统施治,积极推进问题整改,健全完善组级财务管理、票据管理等制度,并依托“浙农经管”和“浙江省财政电子票据管理系统”启动数字化闭环监管,在全区119个村社推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收据(电子)工作,力求破解传统纸质票据弊端,实现跨层级、跨系统、跨部门的多跨应用场景协同应用。
目前,临平区各村社资产出租、停车费、卫生费、门禁卡押金等工作均使用电子收据,有效提升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票据管理的标准化、数字化、便利化水平。
“门禁卡押金管理工作连接着的是租户的权益,反映出的是基层治理水平。我们将在堵塞门禁卡监管漏洞、推行电子票据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动态管理、实时监督、全程留痕、关联分析、智能预警等机制,实现农村集体‘三资’监管‘量’‘质’双提升,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临平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