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要闻 > 杭州新闻
杭州市纪委市监委公布2024年度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成果
来源:杭州廉政网      发布时间:2025-02-11 16:29:13

2024年,根据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统一部署,杭州市纪委市监委会同相关职能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监督、社会评价”工作机制,找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全力推动解决。

专项治理开展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问题144个,批评教育和处理156人,党纪政务处分69人,追缴资金1.26亿余元。各地各单位不断拓展治理行业乱象的思路,谋实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举措,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现将8家市级职能部门牵头的专项治理成果公布如下。

项目名称:中小学非教育教学事务进校园问题专项治理

牵头单位:市教育局

治理成果:

1.勇挑“减”的责任。聚焦省级明确的4个方面17项问题,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动,市教育局党组4次专题研究,以“精简、规范、严控”为目标,印发年度专项治理工作方案,进一步压实责任。市教育局结合春、秋两季开学,局领导分组带队到各地调研,听取基层学校的意见建议。

2.紧盯“减”的过程。市、区两级教育部门在同级纪检监察机关的支持下,全面摸排、梳理涉校园活动、事务,逐项分析与学校、师生的关联性、必要性、可操作性,形成问题、整改两张清单,按照“清理取消一批、压减整合一批、规范提升一批”的基本思路持续推进。

3.巩固“减”的成效。市、区两级建立完善中小学非教育教学事务进校园相关制度28个,兼顾不同区域、学段、类型设立观测点学校26所,建立一套集监测、触发、研判、分办、整改和反馈于一体的闭环处置工作机制。专项网络问卷调查显示,超过94%的教师反映:专项治理以来,要求布置“小手拉大手”和强制摊派社会事务活动有明显减少。

项目名称:电信网络诈骗专项治理

牵头单位:市公安局

治理成果:

1.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持续加强反诈工作市域层面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建立健全相关部门和基层组织的反诈工作体系,明确行业、属地主体责任和重点工作。

2.打防力度进一步提升。统筹推进电诈犯罪精密智控、专项打击工作。全市电诈案件受案数、案损数、重大案件数同比分别下降15.8%、37.8%、63.6%;破案数、抓获嫌疑人数、追赃挽损数同比分别上升10.15%、11.56%、109.3%。

3.预警劝阻进一步有效。充分运用“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及时开展电诈犯罪技术反制和预警劝阻工作,全年劝拦资金同比上升35%。

4.宣防氛围进一步浓厚。组织开展以“十场公益演出、百场观影活动、千个社区宣讲”为主要内容的“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首创3D数智警察说反诈系列节目,组建全市反诈阵地2606个、宣防队伍254支。

项目名称: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第三方运营不规范问题专项治理

牵头单位:市民政局

治理成果:

1.高站位谋划部署,组织保障更有力。明确工作目标、治理重点、方法步骤,并建立重点任务清单和对照检查清单,梳理形成4类14项检查重点,为治理工作提供有力指导。召开全市专题部署会议,层层压实属地责任。

2.高标准全域推进,协同查摆更有序。通过局领导带队实地检查、协同纪检监察机关摸底排查、联合驻局纪检组重点督查、委托第三方专项审计辅查等多种形式,采取查阅台账、实地查看、座谈交流、个别问询等多种工作方法,全年共计组织检查567次,查摆问题89个。

3.高质量深化整改,机制完善更有效。针对查摆出的问题联合相关部门逐一规范整改,实现问题整改率100%。制订运营服务协议参考模板,对全市的乡镇(街道)和第三方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营方面的服务范围、权利义务、免责风控、补贴适用等方面的合作进行细化指导,进一步巩固整改成果。

项目名称:工伤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牵头单位:市人力社保局

治理成果:

1.强化数字赋能,高效排查风险隐患。围绕工伤领域参保缴费、业务管理、待遇领取3大类21个重点问题,探索创新疑点数据排查规则,进一步加大跨部门数据比对力度。通过治理,共纠正和防范工伤保险基金损失1023.74万元。着眼群众关心关注的难点难题,协调解决相关问题5393个。

2.创新智慧监管,扎牢基金安全篱笆。推广“工地工伤48小时报”应用,有效解决建设项目工伤调查难等问题,实现预警关口前移。开发“杭州人社基金资金一体化智盾守护平台”,嵌入工伤保险风控排查规则12条,第一时间预警疑点并跟踪处理。构建10个公权力大数据监督模型,持续提高监管覆盖面和精准性。

3.注重源头治理,着力推动防治并举。对建筑、制造行业工伤高发的80家企业开展点对点预防,分行业制作工伤预防宣传片2部。制作《拒绝“工伤黄牛”》警示片,多渠道开展普及宣传,提升群众防范意识。举办线上直播活动解读工伤保险政策,宣传工伤预防知识。把牢工伤认定关口,严格依法依规审核,工伤发生率和工伤保险支缴率持续保持低位,基金支付能力持续增强。

项目名称:噪声污染问题专项治理

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治理成果:

1.完善机制,推进噪声问题整改。结合中央环保督察,完善噪声问题交办-整改-反馈的闭环工作机制,强化数据分析和专业指导力度,定期调度交办问题整改进度,对重点问题深入现场调研督导,62件省级噪声一般交办件和14件省级重点督办件完成整改。

2.因症施策,加强噪声源头防控。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交通干线两侧噪声扰民问题,会同市级规资、交通运输、建设等职能部门开展“两高一铁”周边噪声综合治理课题调研,研究起草《关于加强“两高一铁”和工业企业周边噪声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综合治理的实施意见》。

3.深化宁静建设,提升噪声治理能力。在2023年国家“宁静小区”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健全创建新体系、研发监测新方案、创新治理新机制、打造体验新样板,构建共治新格局”等“五新”融合,激活基层社会治理新效能。2024年共建成宁静小区88个,相关工作经验入选浙江省生态环境系统2024年度优秀改革案例和2024年度杭州市改革创新最佳实践案例。

项目名称:小区公共收益管理不规范问题专项治理

牵头单位:市住保房管局

治理成果:

1.全面清产核资,落实信息公开。全市共摸排住宅小区4810个,摸清公共资产资源2.18万处,资金24.50亿元,3562个有资金结余的小区在银行开设专门账户。指导2775个小区每月在杭州市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记账,鼓励业主通过“杭州业主卡”实时查询、监督,累计接受查询逾1400万人次。

2.畅通投诉渠道,回应群众诉求。公布举报投诉电话,安排专人接听、反馈投诉举报问题,共处置来电260个,来信、来访61件次。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典型问题进行查办,督促4个城区、5个小区开展专项整改,追回3个小区公共收益合计486万元。

3.开展监督检查,强化问题查办。组织属地住建部门、街镇、社区通过自查自纠、系统查验、实地核验、交叉抽查等方式开展公共收益管理情况检查6650次,发现问题563个,发放整改通知书128份,批评教育3人,行政处罚物业服务企业2家,罚款合计2万元。

4.完善制度建设,落实长效管理。指导属地以业委会组建、换届为契机,将规范小区公共收益管理写入《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管理规约》;同步督促已交付使用的4787个小区建立完善小区财务管理、公共收益管理、公示公开和审计监督四项制度,进一步明确公共收益支取使用、审计监督、公示公开要求,以制度建设推动长效管理。

项目名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问题专项治理

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

治理成果:

1.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2024年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优质服务基层行”国家基本标准占比100%,国家推荐标准占比64.06%,社区医院占比29.69%,村卫生室服务能力达标率83.81%,基层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市配置巡回诊疗车52辆,基层机动服务能力及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2.基层医疗机构硬件升级。对35家老旧乡镇卫生院(社卫中心)、113家村卫生室(服务站)开展硬件完善和设备更新,实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率达99%,政府办村卫生室(服务站)规范化建设率达100%。

3.基层卫生服务模式革新。依托“城市大脑”数字优势,深化慢性病全周期健康管理,推广“健康处方”“年度健康报告”“慢病管理驾驶舱”三端应用,全市建成慢性病一体化门诊165个,累计打印健康处方546.98万张。2024年,开展企业退休职工、城乡居民体检超过300万人次,探索以健康体检为基础的全人全程健康管理市域试点,强化五色分级分类管理,开设检后门诊36个。打造杭州市“家医有约”综合服务平台,构建起基于微信的数字签约服务新生态。

项目名称:网络直播营销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治理

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治理成果:

1.促进“共治”,健全平台体系支撑。 联合网信、商务、公安等9部门,专项部署、专题推动,完善信息共享、情况会商、通报预警、问题研判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制度规范,出台《网络直播营销活动负面清单》2个、《网络直播营销活动合规指引》10个,直播合规指南团体标准1个。

2.突出“自治”,夯实企业主体自律。开展“优化平台协议规则”行动,指导督促平台自查,制定完善企业《直播管理规范》《网络主播行为规范》规范清单。面向从业人员开展培训18期1685人次,推动头部直播间承诺、亮诺、践诺,培育“绿色直播基地”6个,“绿色直播间”130个。

3.强化“智治”,创新智慧精准监督。持续升级“互联网广告监测平台”,将全市15576家直播企业及2189家直播间动态纳入监测。全年抽检商品381批次,食品498批次。贯通省市互联网广告监管平台、直播电商数字治理平台、智慧网络交易监督管理系统,违法线索核查处置率100%。

4.严肃“惩治”,加强源头防范治理。对直播企业、从业者等开展行政约谈160余次,下发指导书、告知书73份。市场监管部门查处产品质量、网络侵权、广告违法等案件共97件,罚没款410.24万元。9起违法线索移交公安部门处理,涉案金额总计2152万元。